七月的神州大地,迎來了豐收的季節。河洛新軍控製的地區,在收割完小麥、水稻,收完土豆之後,又要收割亞麻了。由於看到了亞麻的前景,今年亞麻種植麵積比起去年來增加了十倍不止,在南陽、荊州、武漢都有大麵積種植,而且長得也很好,肥力棄足,沒多少蟲害,豐收那是妥妥的。就是農民要辛苦一點,收獲土豆的疲憊尚未消散,又要收割亞麻、漚麻了,一年到頭沒個消停呀!
在登萊新軍控製的地區,海鮮加工工廠和鹽廠的規模擴大了不少,每天都有大量漁船出海,盡情撈捕,獲取大海的饋贈,漁港成了最為繁忙的地方。當然,小麥的收成也不錯,今年有人種下了不少棉花,同樣獲得了豐收。
大名道上,搶收棉花已經進入高峰期,棉農起早貪黑,一門心思撲在自家棉田上,公路上滿載著棉花的馬車來來往往,不時有些小棉橋被風吹到路邊,一路皆白。
在銀川平原,農民在收割完水稻,收完土豆之後開始收向日葵了。向日葵的一旦成熟之後就要馬上收割,不然葵花籽會落到地上,每晚收一天就會損失一部份,辛苦了半年的農民當然不甘心讓自己的收獲就之樣損失掉,他們爭分奪秒地向那一株株向日葵揮起了鐮刀。銀川各個城鎮的曬穀場上,葵花籽堆成了一座座小山,這些葵花籽在曬幹之後有一部份會被加一點鹽炒熟銷往關內成為零食,而大部份則會被送到榨油廠,然後變成金黃色的葵花籽油出現在千家萬戶的廚房裏,至於榨油剩下來的油粕也不會浪費,拿來喂牛喂雞,都是一流的飼料,過了好幾年窮日子的天雄軍可沒有浪費資源的習慣。
這段時間裏額哲的軍隊就留在銀川接受天雄軍的整編、訓練,而他隻是派人回青海去象征性的跟林丹汗報告,自己則留下來,認真地學習漢人的禮儀、風俗、文化。隻是在銀川城呆了大半個月,他就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種愜意的城市生活,打心裏不願意再回到草原去過那種一碗飯半碗沙,伴著牛糞味進入夢鄉的日子了。是的,他想留在銀川,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像漢人那樣愜意的活著,不必整天為下一頓飯而擔憂。他當然也目睹了大豐收的情景,不止一次被那堆積如山的稻穀、土豆、葵花籽驚得目瞪口呆,羨慕萬分。他感慨的對身邊的隨從說:“漢人真是太聰明了,給他們一點點土地,他們就能養活自己,並且過得很好,而我們即便擁有千畝草場也過得異常艱難……如果我們想壯大,必須向漢人學習農耕,單純依靠放牧,隻有餓肚子的份!”
這是大實話,牧民的生活太艱苦了。千畝草場,聽起來嚇人,其實能養活一百頭牛羊就謝天謝地了————直接放牛羊去吃的話千畝草場真的養不了多少牛羊的,守著千畝草場餓肚子的例子多了去了,而在關內,擁有一千畝田地的……都他娘的是吃香喝辣的地主了好不好!
蒙古人如果不想再過那種連鐵鍋都當成傳家寶的苦日子,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一味的放牧,必須向漢人學習耕作,從土地裏獲得更多的饋贈。
漢人從土地裏榨取財富的本事也讓額哲大開眼界。種植什麼的就不用說了,蒙古人占據河套地區近兩百年,隻知道河套地區適合放牧而已,然而天雄軍奪回銀川平原之後,第一時間便在石嘴山那邊打了十幾口礦井,現在這些礦井裏每天都有大量的煤源源不斷的運出來,供應整個銀川,甚至向整個寧夏輻射,僅此一項便不知道創造了多少財富!煤是個好東西啊,有了它,就再也不用擔心冬季柴草燒完然後大家冷死了,怎麼以前蒙古諸部控製銀川平原的時候就沒有發現這樣的好東西呢?此外他們還從換回來的地盤上找到了銅礦和鐵礦,正在大量開采,拿地盤換糧食的部落已經哭昏在廁所裏了……草原上最缺什麼?最缺鐵啊!結果倒好,他們天天都在鐵礦上行走卻一無所知,把整個礦區都賣給了天雄軍!銀川周邊的蒙古諸部在唉聲歎氣之餘,看著那幾個先前還自認為占了大便宜的部落,都是一臉鄙視。接著天雄軍又在阿拉善草原發現了一個大煤礦,不用說,大家看原先在阿拉善草原放牧的那個部落的目光都是:唉,我們中間又出了一個傻逼!各部落已經約定:以後千萬別再輕易跟天雄軍做交換,如果天雄軍要拿東西換他們哪塊地盤,千萬別急著答應,先回去找找看這塊土地上有什麼寶貝再說!
額哲對此隻是淡淡一笑。就算天雄軍告訴你們那塊土地上有寶貝又如何?你們有這個能力去勘測嗎?你們有足夠的技術和人力去開發嗎?真是想得太天真了。
“其實大草原上有著數不勝數的礦藏,煤、銅、鐵、堿……數都數不過來,如果能夠將這些埋藏在地下的寶貝開采出來,你們就算不放牧也能過得很好。”在一次談話中,盧象升不無感慨的對額哲說,“你們對草原的開發真的太低了,隻知道放牧,東部的森林,西部的礦藏,南部適合耕作的濕地,都沒有得到利用,真是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