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車既攻,我馬亦同 一一六(1 / 3)

此時的德川幕府雖然享受了一段時間的和平,但是不少經曆過征朝之戰的將領還健在,在戰國時代的屍山血海中磨練出來的悍勇好戰之風氣尚未消散,因此德川幕府的戰爭機器還能暢順地運轉。此時的日本在德川幕府的治理之下,整體而言是呈上升趨勢的,百年戰亂造成的創傷正在被一點點的撫平,因此德川幕府在日本的威信非常高,一聲令下,關東諸藩迅速動員起來,各路大軍陸續集結,往江戶這邊集結起來。而德川幕府麾下的旗本武士更是擦亮了武士刀,拭去了十字槍鋒刃上的星點鏽跡,帶上幹糧,急不可耐地集結,嗷嗷叫著要給明軍一點教訓,有些心急的甚至不等幕府大軍出動,就先成群結隊的上路了,似乎對他們而言,明軍並不是可怕的勁敵,而是一堆堆會走會動的銀子,即便是九州諸藩被打得全軍覆沒的噩耗也沒能打消他們的狂妄。

幕府就沒有這麼瀟灑了。雖然德川家光比較現實,下達的命令隻是動員八千旗本武士,一萬三千足輕,合計不過兩萬一千人,以德川幕府的實力,這並不算什麼難事,但是這兩萬大軍一路上是要吃飯的,糧草的轉運,大量兵器的調撥,這些都需要大量人手,而被動員起來的民夫同樣也是要吃飯的……這兩萬一千大軍再加上關東諸藩派來助戰的部隊,總兵力不下四萬人,想要支撐一支四萬大軍作長時間遠距離的野戰,至少需要二十萬民夫幫忙修橋鋪路,轉運物資,否則準出事,要麼大軍還沒走到半路就被累垮餓垮了,要麼就學孔有德,半路就反了,仗沒打成,反倒將自家老百姓禍害得夠嗆。也幸虧現在秋收早已結束,糧食已經入庫,德川幕府才得以放心大膽的征發民夫,要是早上兩個月,隻怕他們下不了這個決心————除非一季的稻子不要了!得虧日本剛結束戰亂不久,日本人對戰爭尚未陌生,這一切雖然有些手忙腳亂,但安排得還算妥當,大軍可以放心的出發,後麵自有源源不斷的物資送到。

十月二十一日,幕府大軍在德川家光的指揮下浩浩蕩蕩的離開江戶,往西南進發,一路上大大小小的藩主不斷率領自家武士過來加入他們的行列,這支大軍滾雪球般不斷壯大,等他們渡海登上九州島的時候,這支大軍的兵力已經遞增到七萬之眾了。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即便是在戰國時代,動用如此眾多的兵力的戰役也不多見。

再往前走,他們開始看到大量難民拖家帶口,潮水般湧過來,其中不乏握著武士刀卻把刀鞘弄丟了的武士。他們神色驚恐,隻要還有力氣,就奮力逃跑,似乎後麵有什麼洪水猛獸在追咬他們似的。見了幕府大軍,他們那恐懼的神色也不曾消減,這讓德川家光心裏一沉————這隻能說明這些難民已經對幕府大軍喪失了信心,即便是如此龐大的部隊也無法再給他們任何安全感了。這些難民衝幕府大軍的先頭部隊尖叫:“明寇!明寇正在摧毀我們的家園,我們打不過他們!”而他們所掌握的情況也僅止於此了,至於明軍主力在哪裏,還有哪些部隊正在與明軍交戰,他們都答不上來,就算答上來了也是亂七八糟的,有人說明軍正在攻打熊本,有人說明軍在圍攻長崎,還有人腦洞大開,信誓旦旦的說明軍主力已經登船從海路向江戶進發了。斥侯們讓這亂七八糟的答案弄得頭皮發炸,陷入了“信息量略大,分析的不能”的狀態。

又走了兩天,他們遇上了一支潰敗下來的部隊,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熊本藩的。率領這支潰兵的是熊本藩藩主的次子細川忠實————他的大哥已經在大隅城下被火箭炮轟成碎片了。這位仁兄一見德川家光,打老遠便撲嗵一聲跪在地上,那聲音,聽得大家的膝蓋都莫名的一疼。他抱著德川家光的大腿號啕大哭,武士的形象被他丟進了太平洋,他現在就像一個受足了委屈終於見到了娘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嘶聲叫:“主君,你可來了!你一定要為我們細川家報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