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溥等人的密謀,溫體仁多少知道一些的。他跟東林黨的關係一向微妙,一方麵對東林黨人大加打壓,但另一方麵又對東林黨有頗多倚重、合作之處,隻能說,他跟東林黨還真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好基友。得知基友的密謀之後,溫體仁連生氣的力氣都沒有了,拿著密報連連苦笑:“倒閣,倒閣,又是倒閣!這幫偽君子,真的把倒閣當成包治百病的萬能金丹了,真以為換個人坐到老夫這把交椅就對付得了那個姓楊的了?”
————他現在的處境相當的不妙,簡直就裏外不是人。從表麵來看,他這屆內閣是自張居正之後最成功的一屆了,先是遏製了流寇泛濫之勢,穩住了局麵,接著旅順大捷,殺敵俘敵多達三萬,實乃遼事以來第一功;挾此大勝之威,明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殲滅了被堵在伊洛河穀和流竄入真定府的五十萬流寇,困擾大明二三十年的流寇之亂終於被平定了。這赫赫戰功,就算跟明初相比也並不遜色多少,他這個首輔,理應名垂青史。然而,讓他萬分尷尬的是,這些戰功跟他似乎都沒有什麼關係,旅順之戰是楊夢龍極力堅持要打,最後將舉國精兵壓上去才打贏的,平定流寇也是天雄軍和河洛新軍一手包辦,沒他什麼事。由於楊夢龍勢力急劇膨脹,而內閣始終拿不出有效遏製的辦法,文臣集團對他這個首輔非常不滿,再這樣下去,武將可要翻天了啊喂!你這個首輔是幹什麼吃的!?而文臣集團對武將長期肆無忌憚的打壓、欺淩的副作用也日益顯現出來了,你們這些王八蛋除了給我們添亂還會幹啥?溫體仁,說你呢,管好你手下那幫廢柴,別再讓他們給我們添堵了行不行!?同樣的,崇禎對溫體仁也越來越不滿意,因為碰到大事溫體仁總是很難在第一時間拿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來,向他征求意見隻會被他雲裏霧裏一通亂繞給繞暈,而如果找楊夢龍,楊夢龍總是很快就能拿出主意來,或者幫他找到有主意的人……既然如此,我花這麼多錢養著你這個首輔有毛用?現在崇禎對溫體仁的要求已經降低了很多,不求他能拿出什麼治國平天下的策略————就算他能拿出,崇禎也不敢用,吃虧吃得太多,學乖了————隻求他能管好那幫瘋狗般的言官,別讓他們四處亂咬給自己添亂就行了。
問題是,溫體仁連這幫瘋狗都管不住……別忘了,言官從來都不是單兵作戰,他們也是分成幾派的,背後的主子讓他們咬誰他們就咬誰,溫體仁同樣是他們要咬的對象。言官對溫體仁很不滿,你連個拔扈的武夫都收拾不了,居然還想向我們抖威風?去死吧!
滿朝勢力,居然都對他越來越不滿,一個首輔當到這個地步,也算是失敗透頂了。
溫體仁心裏很委屈。表麵上他什麼都沒幹,可暗地裏跟楊夢龍鬥了不知道多少回。沒有他撐腰,給口缺熊明遇做膽也不敢在閱兵前夕處處刁難楊夢龍;沒有他撐腰,那些跟楊夢龍唱反調的縉紳早就被楊夢龍掛到樹梢上去了;沒有他撐腰,左小受和劉澤清敢跑到信陽去撒野才是怪事!雖說這些努力都是失敗的,但我也是做事了的好吧!現在倒好,楊夢龍如日中天,無人能製,而東林黨那幫王八蛋在這要命的關頭不想著如何齊心協力扳倒楊夢龍,倒在醞釀著倒閣了!
你奶奶的,除了倒閣你們還會點別的嗎?
頭疼萬分的溫體仁咬了咬牙,對王應熊說:“跟鄭芝龍打個招呼,讓他加大海上打擊力度,不要僅僅局限於打擊廣東海商,遇見跟姓楊的有生意往來的商船,碰到一艘打沉一艘,出了事,老夫替他兜著!”
王應熊吃了一驚:“這不是在逼楊賊對鄭芝龍開戰麼?”
溫體仁冷笑:“就是要讓他們開戰!鄭芝龍,一介海盜而已,欺朝廷水師衰落,乘勢崛起,雄據南海;楊夢龍,一介武夫,在大淩河之戰中碰巧立下了些許戰功,又以奸計迷惑皇上,步步高升,一發不可收拾;這兩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就是要讓他們鬥個你死我活,不管誰輸誰贏,最終都必將元氣大傷,到時候要收拾他們就容易得多了!”
吳宗達說:“首輔所言甚是!楊賊再強也隻是陸戰強,到了海上就成了一條蟲;鄭芝龍縱橫四海,所向無敵,但是到了陸地,遠不是楊賊的對手!他們一旦鬥上,勢必曠日持久,彼此的實力都將大大受損,朝廷可以從中運作的地方極多,操作得好的話,兩個一並拿下都不是不可能的!”
溫體仁說:“但願如此吧……”但是想到楊夢龍那連雹災都能變成甘霖的逆天能力,他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冷戰,顯得有點兒底氣不足。楊夢龍那個混球實在太邪門了,似乎就沒有什麼難得住他的,見鬼,真是見鬼!
打定主意,這幾位一起上奏崇禎,都說眼下海盜鬧得非常厲害,必須讓水師加大海上巡查力度,片帆不得出海,以絕海盜之患。崇禎覺得這是好事,也就同意了,大明海上走私活動確實是猖獗了一點,不加大打擊力度,那是萬萬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