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滄海橫流 一二四 咄咄逼人(1 / 3)

崇禎要禦駕親征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楊夢龍渾身戰栗,幾乎連站都站不穩。

皇帝禦駕親征可不是鬧著玩的,終大明一朝,也就明英宗和明武宗曾禦駕親征,結果大家都知道,明英宗在土木堡一次性將靖難之後幾代積累下來的精兵強將全部葬送,大明自此國勢大衰,瓦刺、韃靼都能跑到北京城來開派對了。明武宗在應州大破蒙古小王子,幫他爺爺找回了場子,但也無力阻止大明國勢的衰落。一位成熟的君主,除非是穩操勝券或者迫不得已,否則絕對不會輕易禦駕親征。

崇禎沒有帶過兵,怎麼看都不像穩操勝券的樣子,那隻能是迫不得已了。

“天子出朝,地動山搖”,這句話可不是說著玩的,在封建時代,天子身係國家榮辱安危,萬一戰死或者被俘,是要天下大亂的,以大明文臣的尿性,恨不得將天子關在皇宮裏,哪都不讓去,好不容易有個敢到塞外去跟蒙古人對砍的明武宗,還死得不明不白,他們怎麼會一反常態,全力煽動崇禎禦駕親征了?莫非他們都吃錯藥了?楊夢龍略一思索便找到了答案:

他們壓根就沒打算讓崇禎活著回來!

首先,現在已經接近年底了,整個北方潑水成冰,這絕不是適合作戰的季節。在遼東的嚴寒之下明軍很快就會出現大量非戰鬥減員,戰力大減!最要命的是渤海已經冰封,強大的登萊水師隻有幹瞪眼的份,根本就無法北上給予大軍任何支援,也就是說,崇禎所率領的大軍,從一開始就是一支孤軍!

其次,時機也不對。現在蒙古人在天災的驅趕之下正瘋了似的衝擊著邊境地區,在河套平原跟天雄軍殺得血肉橫飛,在這個時候從天雄軍中抽走整整一個軍團,無異釜底抽薪!天雄軍兵力本來就夠緊張了,再抽走一個軍團,宣府、薊鎮那一段全空了,如果這個軍團被困在遼東,蒙古軍趁機從宣府、薊鎮打過來,天雄軍就抽不出哪怕一個兵去抵擋,整個宣大防線很可能因此而崩潰!

最後,統帥人選也不對。如果指揮這支大軍的統帥是盧象升,雖然不見得能拿下沈陽,但至少不會讓後金占到什麼便宜,可好死不死,偏偏是高起潛那個坑貨!曆史上,盧象升就是讓高起潛和楊嗣昌聯手給坑死的,這是一位能將關寧鐵騎生生帶成炸營鐵騎的天才,將這支成分十分複雜的大軍交給他,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再聯想一下自己的遇刺,楊夢龍隻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騰起,直衝脊梁,渾身發冷。

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葬送整個國家,你們好狠毒的心腸!都說最毒婦人心,這是天大的冤枉,跟這些士大夫相比,什麼呂後、武則天善良得像個天使!

他已經無法再在台灣逗留,在他的堅持之下,登萊水師迅速抽調出四艘輕型護衛艦,護送他返回大陸。在上船的時候,他對沈廷揚說:“留下三艘軍艦,艦隊主力立即北上,如果無法渡過渤海,就進駐煙台,等到天氣轉暖海兵消融,立即兵發遼東,千萬不要猶豫!”

沈廷揚也知道形勢嚴峻,從這段時間福建、江南文臣千般示好,萬般拉攏他便察覺到形勢不對了,隻是一直沒有得到兵部的命令,同時楊夢龍傷重,他彷徨無計,現在有了楊夢龍的命令,自然不會怠慢。他說:“明白!我這就返回上海,補充彈藥補給,然後北上!”

楊夢龍煩躁的說:“別去上海補給了,立即北上,看能不能搶在渤海冰封之前抵達大連灣!”

沈廷揚一怔:“現在艦隊炮彈奇缺,平均一門大炮隻剩下二十發炮彈,火箭彈更是隻夠打三輪了,這麼點彈藥,就算衝到大連灣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啊!”

楊夢龍說:“至少你們可以在最危急的時候打到營口去,在那裏接應皇上他們撤到大連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