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龍戰三千裏 二十二 天下圍攻(1 / 3)

寒風呼嘯,雪粉飛揚。在隆冬季節,遼東的風不叫風,而是刀子,是鞭子!這麼冷的天氣,穿得再多也沒用,就算把棉被裹在身上,還是冷,冷得要命!

在這潑水成冰的鬼天氣,明軍踉蹌而行,艱難地朝蓋州方向前進。死戰袍澤的衣物,動物的皮毛,甚至敵軍的旌旗,他們已經把一切能夠保暖的東西通通都穿到身上了,可還是冷,不斷有人耗盡了最後一絲熱量,倒在了冰天雪地裏。一個用屍骨鋪成的巨大箭頭以盤錦為起點,朝著蓋州方向一路延伸,首尾相望,觸目驚心。首先倒下的是民夫,民夫的待遇很差,被服、食品等生存必需品跟軍隊都沒法比,寒風肆虐之下,他們也就成了第一批犧牲品,不是一個接一個,而是成千上萬的倒下,每天早上,當明軍掙紮著爬起來的時候,總會發現周圍多了一大圈屍體。而明軍士兵也沒好過到哪裏去,他們的衣服比民夫要厚很多,但頂盔貫甲的,體力消耗很大,而有限的食品根本無法補充消耗,他們很快就筋疲力盡,每天夜裏都有很多人永遠的睡了過去,再也無法睜開眼睛。還活著的也很快就長了凍瘡,甚至手指、腳趾壞死,隻能用匕首切掉,被凍傷的士兵痛苦的號叫在隊列中回蕩著,他們肯定在羨慕死者了。

清軍小股騎兵一直像狼群一樣在明軍周圍出沒,怎麼甩都甩不掉。剛開始的時候明軍騎兵還會主動出擊,前去驅逐他們,隨著被凍死凍傷的戰馬越來越多,明軍漸漸沒有這個力氣了,清軍愛跟就讓他們跟著,隻要不撲上來攻擊大部隊,明軍都懶得理他們。小股騎兵後麵是大部隊,一旦有哪支明軍掉隊了,清軍馬上像餓狼渴望鮮肉一樣猛撲上去,將其團團包圍。圍住之後也不發動攻擊,就這樣圍著,圍個一兩天,包圍圈裏的人冷死的冷死,餓死的餓死,都死得七七八八了他們再過去撿戰利品,幾天的較量下來,負責追擊的清軍裝備從頭到腳都換了一遍。清軍有時也會超越明軍,有前方設伏阻擊明軍,也不硬拚,遲滯個大半天立即就撤,讓明軍空有一身力氣都沒處使。在清軍不間斷的襲擾、阻擊之下,明軍一天最多隻能走四十裏路,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慢了。沒有辦法,凍死凍傷的士兵越來越多,損失的騾馬戰馬更是數不勝數,很多物資隻能靠人扛,速度能不慢嗎?

看著明軍將士和民夫成千上萬的倒下,崇禎失聲痛哭。現在他總算明白了“天子一怒,血流千裏,萬戶縞素”的含義,而他也真的做到了,隻是流的是自己人的血!就因為他一怒興兵,幾十萬條生命就這樣消失在漫天風雪之中了,無數冤魂在寒風中盤旋呼嘯,縈繞不散,化作可怕的噩夢一次次將他從夢中驚醒。他的白發以驚人的速度增多,整個人衰老得極快,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

如果崇禎知道關內的情況的話,他可能會徹底崩潰。明軍大敗的消息很快就傳遍關內,那幾十萬大軍怕是回不來了,直北南隸都為之震駭,對建奴那深入骨髓的恐懼再次被這空前慘敗喚醒,朝野內外都驚愕萬分:這幾年不是節節勝利、捷報頻傳的麼?建奴不是被牢牢壓製,動彈不得,眼看就隻比死人多一口氣了麼?怎麼一下子就吃掉了大明幾十萬大軍,就連天子和帝國戰神也……

一些恐怖的流言迅速傳播開來:有這樣的慘敗,不是因為明軍不能打,而是大明氣數已盡!這些流言剛開始是從一些喜歡裝神弄鬼的神棍嘴裏流出來的,很快就傳遍了京城,以驚人的速度向全國擴散,所到之處,掀起滔天駭浪。言官、清流、縉紳紛紛跳出來推波助瀾,舉筆揮毫,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大明為何會遭此劫難?都是因為崇禎親小人,遠賢臣,信任楊夢龍這個誤國佞臣,對朝中的正人君子大加貶斥,聽不進逆耳忠言!楊夢龍興賤業,遠農耕,重用奸邪小人,虐待縉紳士子,迷戀奇技淫巧之術,鄙視道德文章,實是比魏忠賢、劉謹還要壞上千倍萬倍,短短幾年就耗盡了大明的氣數,這樣的人,真的是罪該萬死!隻有痛下決心,撥亂反正,大明子民才能重見天日!不得不說,這些言官、清流、縉紳在大明的影響力確實很恐怖,楊夢龍還在的時候還能用報紙壓製住他們,現在楊夢龍遠在台灣,生死未卜,這些曾被楊夢龍死死壓製的家夥一下子造反了,顛倒是非黑白,筆利如刀,句句誅心,把局勢攪得混亂到了極致。老百姓簡直難以相信,一個帝國棟梁,怎麼就成了誤國奸臣了呢?然而現在大明大半精銳之師盡喪,清軍隨時可能入關,人心惶惶之下,很多人不免動搖了,聽信了這些鬼話。

清流們咬牙切齒的叫:“新軍乃是亂臣賊子之爪牙,大明之大害!新軍不除,將有亡國滅種之災!”

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各省被文官控製的邊軍用行動響應了他們的號召,麵對滾滾而來的蒙古、滿清鐵騎,他們紛紛讓開防線,甚至幹脆易幟剃發,把屠刀對準了堅守九邊防線的天雄軍。天雄軍苦心經營數年的九邊防線被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原本被他們死死壓製在塞外的野蠻洪流洶湧而入,山西、陝西、寧夏都是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試圖在野戰中擊退入侵的敵軍的天雄軍紛紛遭到友軍的暗算,損失慘重,他們隻能退回堅固的堡壘中,絕望地看著蒙古人繞過他們的防線,從缺口瘋狂湧入……本來,天雄軍三個軍團有兩個分散部署在九邊防線上,每道防線放一千幾百人,由數量眾多的邊軍和屬國騎兵配合作戰,李重時軍團作戰略預備隊隨時策應,這樣的部署可謂天衣無縫,像泰山一樣壓在河套平原,壓得蒙古軍和清軍都喘不過氣來。但是現在戰略預備隊被調走了,邊軍和屬國騎兵大多叛邊,嚴本嚴密的防線到處都是缺口,到處都是漏洞,試圖填補漏洞的天雄軍不是遭到敵軍圍攻就是被邊軍暗算,曾經刀鋒般鋒銳的天雄軍麵對如此絕境,也隻能發出“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絕望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