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龍戰三千裏 五十四 劇變(1 / 3)

從北方刮來的寒風切削著唐山城的城牆,雪粉冰粒跟子彈似的打過來,打在臉上疼得厲害,守城的明軍官兵眉毛、胡子都結了一層霜花,他們已經把自己所能找到的衣物都給穿到身上去了,整個人看上去像狗熊一樣臃腫,卻仍然冷得二十四顆牙齒捉對廝殺。冷,真的是太冷了,如果不帶手套,想跟手裏的兵器和平共處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暴露在寒風中不到半個時候,手掌的皮膚就會跟兵器凍在一起了,想要擺脫兵器,除非撕下一層皮肉來吧!可即便條件如此艱苦,他們仍然堅守在崗位上,站崗的站崗,來回巡邏的來回巡邏,不為別的,隻因為他們是天雄軍!

由陝西邊軍子弟組成的天雄軍!

天雄軍在九邊地區一次次組織起對蒙古的猛烈攻勢,一次次將蒙古軍、清軍打得大敗虧輸,拓地千裏,這赫赫戰功激起了大明邊軍殘餘的血性,麵對肥美的河套平原和雪片般飛來的捷報,他們眼裏冒出了綠光,三四十歲的老邊軍重新磨鋒利已經鏽跡斑斑的長刀,給被老鼠啃得不成樣子的長矛換了一根嶄新的矛杆,找出祖傳的強弓,成群結隊唱著民謠走出邊牆,進入河套平原,投入到與蒙古人的廝殺之中,而那些十六七歲的孩子則踴躍跑到天雄軍的征兵站報名從軍,邊軍掀起了一股從軍的狂潮。鑒於天雄軍兵力實在不足,盧象升從陝西、山西、寧夏等地招了一萬五千新兵,都是十七八歲的青年,嚴加訓練。這些孩子大多都是邊軍或者軍戶出身,明軍窮得跟叫花子似的,邊軍和軍戶的苦更是沒法形容,艱苦的生活早早就將這些孩子磨練得堅強如鋼,他們比任何人都想出人頭地,他們比任何人都要珍惜天雄軍給他們帶來的美好生活。薛思明、鍾寧、秦邁、王銳、錢瑜等等這些同樣邊軍子弟出身,在河洛新軍、天雄軍這兩支精銳中迅速崛起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的牛人是這些新兵的偶像,他們渴望著建功立業,有朝一日像這些偶像那樣,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名垂千古!在這種狂熱的氛圍之下,他們自然很快就形成了戰鬥力。盧象升在東征的時候就帶上了三個大隊,一共兩千一百人,想讓他們也見見血。後來他發現形勢不對,有失控的危險,在抵達唐山的時候便向崇禎建議留下一支新軍鎮守唐山,以防萬一。當時崇禎還算清醒,考慮到自己已經把整個北直隸能戰之兵給抽空了,京營又實在太過廢柴,沒有一支部隊鎮守住唐山這個京津咽喉要地實在不行,便點頭同意了。

於是,這支主要由新兵組成的部隊被留了下來,鎮守唐山。

剛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新兵好一陣抱怨,認為盧象升太不公平了,這等規模空前的大戰,居然把他們留在這個小城喝西北風!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局勢越來越詭異,他們也認真了起來,頂著刺骨寒風構築工事,作長期堅守的打算。甭管被放在哪裏,這都是他們的首戰,就算沒能上戰場,也得爭取有好的表現,不能讓人看扁了!

周遇吉披著火紅的披風登上城牆,開始查哨了。他原本是山西大同總兵府的一員參將,為人忠厚魯直,馬上馬下功夫十分了得,治軍極嚴,盧象升接手九邊防務的時候擼掉了近九成的邊軍將領,他反倒交了好運,轉入天雄軍,成為一營統帥,雖說是新兵營,但他認為這個新兵營比起他原先管的那些不成器的家夥來強出不知道多少倍,對此他還是很滿意的。這次他隨盧象升一起東征,被留下來鎮守唐山,他也毫無怨言,凡事親力親為,每天早晚各查一次哨,雷打不動,當真是嚴苛到了極致。看到他過來,那些新兵蛋子就跟耗子見了貓似的,條件反射式立正,昂首挺胸,目不斜視,可謂精神抖擻。這位參將大人治軍實在太嚴了,誰要是犯了什麼過錯,他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出現,然後在第一時間以最公平也最無情的方式給予懲罰,全營兩千多人,有幾個沒有吃過他的苦頭?能不怕麼!不過他的寶貝兒子周如虎可不怕他,迎了上去笑嘻嘻的說:“爹,又來查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