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整整一夜的冷雨終於停了,天色放亮,一抹筆直的曙光照向古老的北京城城牆,這座曆盡千年風桑的古城漸漸從沉睡中蘇醒。
發生在懷來那邊的戰事似乎與北京城關,大家睡醒之後,有條件的吃點早點,沒這個條件的餓著肚子,打點精神,開始新的一天的忙活。販夫走卒為一日兩餐奔忙,商賈小販追逐著蠅頭小利,青樓妓女四處拉客,達官顯貴拍馬鑽營,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和辛酸。經過一個多月的混亂之後,北京城已經恢複了秩序,皇太極狠狠殺了一批無法無天的家夥之後,已經沒有人敢像當初剛進城時那樣四處搶劫殺人了。此後皇太極又讓明朝舊臣交納大量銀錢和糧米作為投名狀,然後從中拿出一部份賑濟京城饑民,恩威並施之下很快就穩住了人心。而隨著清軍節節取勝,席卷北直隸,輕巧南京的捷報傳來,越來越多的人的心活絡開來……大清的天子雄才偉略,擁有一大批能臣,更有幾十萬虎狼之師,沒準真的能成大事呢?沒準投奔他真的是一條出路呢?這世道,活下去並且出人頭道才是最重要的,什麼忠君愛國?扯淡,忠君愛國的都死在遼東戰場了!
皇太極確實是大明最可怕的勁敵,如果給他足夠的時候,他肯定可以充份整合大明留下來的,甚至是大明沒能利用起來的資源,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帝國,統一中國可能有點困難,但是雄踞東亞、虎視朝鮮、日本那是一點難度都沒有,沒看到朝鮮、日本都派了好幾撥使團過來向他道賀,商討進貢事宜了麼?可惜的是,這位大明終生之敵同樣有著一個可怕的對手,而且在他立足未穩之際,這個可怕的對手已經露出了鋒利的獠牙……
東直門城門剛開,邊關傳騎便踏著陽光飛馳而入,一路撞倒了好幾個人都沒有回頭,不管不顧的往城裏狂奔,所到之處怨聲載倒,被驚嚇到或者被濺了一身泥水的官兵百姓無不破口大罵:“有眼無珠的卑賤夷種,趕著去投胎麼?等下一馬失前蹄摔死你!”隻顧著罵得痛快,隻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名邊關傳奇之所以跑得這麼急,是因為百裏之外的軍都山烽火台已經燃起了烽火,一道煙柱直衝天際!
金鏖殿內,文臣百官跪滿一地,足有數百人之多,建州集團曆時數十年網羅的漢族文臣,東林黨的精英,基本都在這裏了。皇太極身著龍袍坐在龍椅上,高高在上,垂問著天下大事。他瘦得更厲害了,如果莽古爾泰在,肯定不敢再叫他胖老八————都瘦了好幾圈了好不好!沒有辦法,要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表麵上大清節節勝利,席卷了南北直隸的精華之地,大片富庶地區,無數文武人才盡歸大清所有,局麵很好,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可是皇太極、範文程等人卻很清楚,大清現在的局麵遠遠沒有看上去的那麼樂觀,河洛新軍、天雄軍正在積蓄力量,隨時可能北上,而莽古爾泰那個蠢貨又遲遲沒能將逃走的皇後、皇子們抓回來,崇禎更是躲在旅順死活不出來,代善也拿他沒辦法……最要命的是多爾袞一直沒有消息,經山西陽泉進入中原,摧毀大名道的計劃進展緩慢,反倒是集結在石門、衡水一線的明軍越來越多,總之就是頭疼!皇太極如履薄冰,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一步踏錯便萬劫不複,這個皇帝當得著實不輕鬆。不過,辛苦歸辛苦,他還是很享受這種高高在上的、億萬人的命運盡在手中的感覺,當皇帝,追求的不正是這個麼!
“正藍旗那邊有何動靜?”處理了幾件公事後,他突然問起了正藍旗的動態,不滿意幾乎是寫在臉上了。
範文程恭敬的回答:“啟稟皇上,正藍旗已經進入真定府地界,逼近石門了……”
皇太極怒哼一聲:“逼近石門,就是說還沒有抵達石門嘍?正藍旗到底是怎麼搞的,都變成小腳女人了麼!?”
範文程說:“石門那邊集結著十幾萬明國精兵,正藍旗謹慎一點也是好的……”
皇太極又哼了一聲,正要說話,當值太臨一臉驚慌的衝了進來,跪下,尖聲叫:“皇上,鄭親王有要事求見!”
皇太極一怔,濟爾哈朗主持京畿地區的防務,整天忙得不可開交,他特許濟爾哈朗沒有大事不必上朝,多多休息便是了,怎麼……莫非是北京城外出了什麼變故?他急忙說:“快請!”
一身戎裝的濟爾哈朗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他來得異常匆忙,連佩劍都沒來得及解,這讓皇太極有種大事不妙的感覺————濟爾哈朗不同於莽古爾泰,他可不是那種魯莽的、丟三拉四的人!群臣也看出了這點,千百道目光齊齊向濟爾哈朗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