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邁向輝煌 二十 遼東日落(1 / 2)

也不知道是不是風水問題,這兩千多年來,但凡是在南京定都的政權都大多熱愛作死:東晉是第一個在南京建立都城的政權,而這個政權簡直就是作死界的祖師爺,作死到所有有能力的大臣都恨不得親自帶兵打進南京————當時叫建康來著————去滅了司馬家祖宗十八代!篡晉自立的劉宋同樣是作死無下限,開國君主劉裕還算英明之君,兒子劉義隆就差了一大截,再往後就不能看了。接著是南梁,為了一個蕭淵明生生整出了侯景之亂,把一個人煙稠密經濟發達的江南給整得田園荒蕪,千裏無人煙;隨後是後陳,“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就是這個政權了。然後一直到南明小朝廷,終於達到了作死的最高境界:長江對岸就是清軍的幾十萬虎狼之師,隨時可能打過來,這邊還在內鬥不斷,大肆排斥異己,甚至為了一己之私能整出十幾萬大軍夷平自家軍事重鎮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來,著實讓清軍看得目瞪口呆!翻翻曆史不難看出,南京這座城市真的不適合充當都城,在這裏建都,肯定要出大問題。

由於楊夢龍這個混球橫插一杠子,幾十萬清軍氣勢洶洶從北方席卷而來的恐怖場麵沒有機會上演了,但是這並不妨礙南明小朝廷在天下人麵前秀自己的逗逼和無下限,而且秀得比曆史上還要厲害得多!曆史上他們雖然也很逗逼和毫無節操,但好歹還知道要團結一下抗清力量,現在……還團結個屁,純粹就是為內鬥而內鬥了。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內,他們把自己所能做的蠢事全都做了一遍:

由於河洛集團、山東集團對江南實施嚴格的糧食封鎖,整個江南都陷入了糧荒,別說窮人,就連小吏都快吃不上飯了。如果是楊夢龍麵對這種局麵,肯定會下令將所有糧食收繳入官倉然後統一分配,並且鏟掉所有棉田改種白菜、大豆、蘿卜之類生長迅速產量又高的東東,順便組織人手努力撈捕水產,先把肚子塞飽再說,但是很遺憾,東林黨那幫作死無下限的家夥看到的並不是危機,而是大好機遇!在這種要命的關頭有糧食的人拚命捂緊倉庫哄抬糧價,把糧價炒上天去了。為了籌集軍糧,南京小朝廷隻好拿那些還有點糧食的富農開刀,強行收繳他們手中的糧食,至於普通老百姓就更別提了,你們也配吃糧?這種做法直接把占絕大多數的富農和貧民給得罪清光了;

扶立新君的功勞始終被少數人占著,他們利用這份功勞平步青雲,對政見不同者大肆打壓,而被打壓者心中不忿,一怒之下也在自己的地盤扶立新君————你們不帶我玩,我就關起門來自己玩!這種做法的直接後果就是江南皇帝多如狗,沒有三十也有二十了,皇帝與皇帝之間衝突不斷,時有摩擦,整個江南一盤散沙,哪裏還提得起半點同仇敵愾的凝聚力來?

雖說在軍事、經濟、政治等各個層麵的交鋒中都已經一敗塗地,但是江南縉紳集團依然自我感覺良好————被打擊得潰不成軍了不要緊,隻要口頭上能占便宜,占住道義上的優勢就萬事大吉了!形勢越是惡劣他們越是瘋狂的評擊新政,攻擊隆武朝廷,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指著楊夢龍、朱聿鍵的鼻子滔滔不絕地噴個不停,那股子優越感,把農民、工人、商人、軍人等階層都惡心得夠嗆!這幫貨話裏話外就一個意思:你們這幫操持賤業的家夥哪裏懂得治理國家?別開玩笑了,還是乖乖滾蛋讓我們來吧,我們生來就該掌握這個國家的權柄,我們生來就該高高在上!這種態度本身就很成問題,以至於看得懂他們的文章的人都破口大罵:“什麼玩意,也不看看他們把江南禍害成什麼鬼樣了!”朝中那些原本有點東林黨背景,很想幫他們求求情的大臣也隻能苦笑搖頭了,這幫家夥可真夠厲害的,都死到臨頭了還敢指著全天下人的鼻子狂噴,見過作死的,沒見過這麼能作死的!

河洛新軍一日攻陷山海關的消息傳來,那幫已經徹底瘋狂的家夥像是被人狠狠的敲了一棒子,總算是稍稍冷靜了一點。朝廷大軍能在一天之內攻下山海關,要打下南京還不跟玩似的!他們總算是團結了一把,達成了共識:加固防線,必須加固防線!

但是,該如何加固防線?

不懂,完全不懂,因為南京小朝廷啥都有,唯獨就沒有懂得打仗、有實戰經驗的將領!

無奈之下,內閣隻好下令貼出皇榜招攬賢才,許以高官厚祿,希望那些文武雙全的人才過來投奔。這一消息傳到江北,戚虎差點沒笑掉大牙。在一千年前這招很管用,每逢危難之際,朝廷貼出皇榜招賢,總會有能人挺身而出,揭下皇榜,挑起重擔,拯救天下蒼生,這些人很多都是布衣之身,默默無聞,但是卻有著驚天緯地之才,天塌下來也能撐住,比如說南北朝時的謝艾,原本隻是個小小的通判,被上司推薦上去之後搖身一變就變成了指揮數萬大軍縱橫沙場無敵手的儒將。可是,這是因為當時有大量世家門閥,世家子弟從小就接受非常嚴格的教育,武藝、兵法、文學、天文、地理什麼都要學,而很多人學有所成之後沒能得到重用,在這種背景下有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創造奇跡,沒什麼好出奇的。問題是現在世家門閥早就不存在了,幾百年重文輕武下來,願意習武的人少之又少,願意學兵法的人更是少得可憐,現在靠貼皇榜想得到軍事人才?可別像北宋那樣招到一個像郭京這樣的坑爹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