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港
卷首語
小說依然是本期的重要看點。
中篇小說《人海漂流瓶》的作者施偉,用他慣有的傳統敘事詮釋了一個有關靈魂純淨和內心安詳的主題,帶有一定的實驗性。他將一個懸念小說,最後寫成了一個反懸念小說。小說上篇是因,中篇是果,單個篇幅中又有自己的因果,下篇則與上篇重合,產生最大的懸念,所有的懸念在小說中又都被一一化解,在因的推動下產生果,果又推動下一個因,繞成一個無縫的圓,讀者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繞進去;陳武的《花牌樓》為我們帶來了一幅清末年間的風情畫卷,阿作、三姑娘、潘姨太、姚老太等這些鮮活的人物給這幅畫卷帶來了迷人的藝術化氣息;趙卡的短篇《趙寶瓶》,則為我們展示了一群不諳性事的少年的玩劣醜事,文筆恣意,也算是一部成長小說。
王旭烽的長篇節氣與茶的散文已寫到了驚蟄,春茶醒了,正是人間好時節;朱零將梁啟超與胡蘭成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湊一塊寫,唯一的理由就是知識分子的“性情”兩字。兩位大家的激揚文字再一次給讀者帶來期待中的歡喜。
施施然與玉上煙是當下中國詩壇的兩位玉女。施施然的詩歌哀而不傷,《我悲傷》這組近作,讓人在濃烈的現代詩歌韻味裏觸摸到久違的唯美而婉約的詩歌傳統;玉上煙客居寧波多日,《在寧波》這組詩,是她對寧波詩意的解讀。希望不了解寧波的讀者,能通過這組詩喜愛寧波,原本喜愛的,能讀得會心會意,更添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