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

開卷

就特赦貪官表態

王岐山為何一聲歎息

據中國香港《文彙報》報道,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公開透露,中紀委書記王岐山近期被問及是否有可能特赦腐敗官員,他長歎了一口氣說,“還不到時候。”有論者稱:王岐山並沒有斷然排除特赦的選項,表明至少在他內心,還是有可能在某個合適的時候考慮特赦貪官的。一段時間以來,鑒於過去貪腐過於普遍,反腐狂潮之下,到底何時是盡頭,很多人沒有信心,也有人提議對過去的貪腐予以特赦,往後再從頭越。但這種提議遭到了決策層的否決。本次王岐山再度明確拒絕立即特赦,亦表明中央對腐敗的痛恨和鏟除腐敗的決心,他的表態也暗示,以目前的反腐力度和成效來看,還遠遠不到鳴金班師的時候。特赦貪官的時機至少應當具備如下標準:一是貪腐狀況得到較大程度改觀,官員普遍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的基本態勢;二是民眾對官員風氣有了較大程度的印象好轉並表示積極認同;三是民眾認為反腐敗真正實現了普遍、嚴格的執法;四是外逃貪官大多被追回。所謂特赦貪官包括兩個方麵的含義,一是對尚未被發現的過去的腐敗行徑,一概既往不咎;二是對已經被抓或被判罰的貪官,免除其餘刑或需要繼續接受的處罰。從曆史來看,中國尚未有後一種法律意義上的特赦,但在2007年前後,出台了一個鼓勵坦白、實行從寬處理(實際上就是既往不咎)的準特赦政策,但實踐效果不夠明顯,甚至還讓部分人誤會為對貪腐的縱容。從那以後,決策層在此問題上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

人民日報反駁

55歲副處必為貪官

《人民日報》4月14日刊文稱:前不久和朋友聊天,談到貪官話題,一人放炮:“55歲以上、地市任職、副處以上,一準是貪官,老虎、蒼蠅之別罷了。”此話一出立刻引來激烈爭論。雖然最終持此觀點者承認過於偏激,考慮欠周,但亦可看出,中央加大懲治腐敗力度竟讓一些人誤判腐敗形勢,放大實情,動輒把一個群體一棍子打死。何以至此?中央反腐,打掉老虎、蒼蠅越多,讓一些人又產生一種錯誤認知:“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寶森。”所謂“55歲副處必為貪官”之謬論有市場也就不足為奇了。打破這個謬論,首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紀委到底是幹嗎的?紀委就隻是抓貪官嗎?翻看黨章可以發現,紀委的職責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紀檢工作絕非僅僅“抓貪官”三個字可以概括。事實上,紀委的本職工作是“維護黨的紀律”,是執行紀律的“啄木鳥”。幾乎每個貪腐官員在墮落的道路上都是先犯小錯再鑄大錯。如果對小錯不聞不問、放任不管,就會造成整個社會風氣和政治生態的惡化,潛規則盛行,劣幣驅逐良幣。因此,紀委不能隻把查辦大案要案作為全部職責,認為領導幹部隻要不違法、不犯大錯就沒關係,違反紀律隻是“小節”可以置之不理,以致忽視了日常監督執紀,導致小錯釀成大錯。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幹部要麼是“好同誌”,要麼是“階下囚”的局麵。隻有嚴格執紀才能使黨員幹部敬畏紀律、遵守紀律;也惟其如此才能保護更多的黨員幹部,在他們可能犯錯時大喝一聲,避免走上不歸路。人們期待著,在幹部出現苗頭性錯誤時,紀委能及時地“扯扯袖子、咬咬耳朵”;紀委查處的幹部被警示談話、紀律誡勉、給予黨政紀處分的占多數,被立案審查、移送司法的隻占極少數。

總理督促降網費

卡在處長手裏

4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在回應企業代表關於“互聯網+”的建議時,李克強專門提到網費貴、網速慢的問題:“現在很多人到什麼地方先問有沒有WiF,就是因為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為此,總理敦促有關部門負責人要研究把流量費降下來,把網速提上去。之後工信部回應,立即布置相關企業落實,推動企業加大網絡網站投資、降低手機流量資費,加大2015年4G建設、大幅提升網速等工作推進力度。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評估,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排名在80位以後。實際上,提高網絡帶寬並不缺少技術,光纜技術已經成熟並得到廣泛應用。但中國網費貴網速慢不僅隻有技術條件這一個製約因素,還有體製因素在製約。從表麵看,中國網絡經營有不同的市場主體,電信、網通、廣電等展開競爭實現薄利多銷,但事實上這些企業都有血緣關係,不但沒有展開實質競爭,反而是通過劃片經營的方式實施了合謀式壟斷。在分級壟斷下,大小運營商占據著源頭性資源,缺乏服務升級的動力;在層層轉售中,它們也不放過牟利契機……網絡服務價高質次,體現的正是典型的壟斷市場特征。此外,行政幹預慣性和一些不合理政策也束縛了這些國營企業的手腳,導致市場基因難以發育。此前“三網合一”進程緩慢幾近失敗,原因就在於此。網費貴網速慢,卡在壟斷經營沒有劃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卡在沒有形成鼓勵競爭的普遍氛圍,卡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緩慢。總理的強硬能起作用嗎?在4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嚴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政府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遝,亟須進一步簡化流程,加快簡政放權進程。“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當時你們部長們都來開會了,會上都沒有不同意見,現在難道還需要幾個處長來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