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朕尚十七,等得起(1 / 2)

222 朕尚十七,等得起

葉玉和李文景準備來個兩人那什麼蜜月江南行,雖然晚了許多的時候,不過,還是挺浪漫啊。話說,那是讓王苑皇後很心水。雖說這帝後二人在皇宮裏也算過得甚好,可到底還是沒有那種悠閑的感覺啊。

“父皇,母後,在京城不好嗎?你們若是離得太遠,朕與眾位兄弟做為兒子,實難在父皇母後身邊聆聽教誨。”熙正帝勸了這話。倒是李文景沒有回答,葉玉先是回了話,笑道:“無妨,我和你父皇也是趁著能走動,便是到處走走。真是一把老骨頭時,也隻能耐在京城裏了。”

“你母後的話,也是我的意思。你們都是長大了,有自己的奮鬥目標。咱們也能放下擔子,去瞧瞧各地風景。皇上和皇後,很好。我和你母後,很滿意。”李文景笑接了這話。

既然葉玉和李文景鐵了心,再說熙正帝李阿瞞也是想著這兩位父母見見大雍的天下風光,也算一嚐心願。所以,那是回道:“父皇母後既然已經決心,朕自然是欣然同意的。隻是這路途太長,途中安全方麵,還望父皇母後依了朕做兒子的心意。”

“你辦事,我和你父皇哪會不放心。隻是阿瞞,我和你父皇這是微服出巡,所以,還是得簡單一些。若不然,豈不是負了微服之名。”葉玉笑提了這話。好吧,有了葉玉這話後,李文景自然也是點了頭,笑道:“便是如此,我和你母後得輕車簡裝,若不然,太惹眼容易壞了興致。”

李文景說了這話後,熙正帝李阿瞞哪還會不同意這兩位父母親的說法,隻得做為兒子那是吩咐下麵伺候的人,萬般注意了。這一能壞了興致,二還得注意安全。所以,這隨行侍衛的頭領,那少不得一頭的領汗啊。

當然,這也算是好事啊,畢竟,隻要上皇和太後滿意了,那什麼前程不用說,也是光明的。畢竟,隻要在皇帝心裏打了好的印象,那是多少金錢都買不來的東西啊。

熙正帝後同意了,話說,這吉哥兒祥哥兒,還有小豆丁鈺哥兒那是不高興了。這不,吉哥兒祥哥兒這雙胞胎哥倆到底長大了,不好撒嬌了。所以,鈺哥兒小豆丁就成了哥哥們的那什麼理由啊。

“父皇,母後,我想你們怎麼辦啊?”鈺哥兒是在葉玉懷裏耐著,反正,那就是不樂意留在皇宮裏,陪著哥哥們。用鈺哥兒小心眼的話就是,哥哥們不好,沒有母後香香啊。

“你皇兄皇嫂在宮裏,還有四哥五哥也在,這麼多兄長陪著鈺哥兒多好啊。”葉玉笑哄了這話。話說,其實葉玉也不是沒心思帶上小七這個小豆丁。而是李文景這位上皇同誌鐵了心,隻帶上葉玉一人啊。

用李文景同誌的原話就是,這樣子滴。“玉娘,鈺哥兒得留在京城裏。”

“五郎,鈺哥兒年紀小,不若在身邊安心啊。”葉玉也是那種舍不得長時間見不著孩子啊。話說,這若是長時間見不著,那不是什麼怕小豆丁有奶,那是記憶親娘啊。

“玉娘,鈺哥兒年紀太小,不適合長途拔涉的。這若是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在京城裏的可是全天下最放心的太醫院。加上有他皇兄皇嫂們看著,咱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對於李文景而言,可沒有興趣出行了,還得帶上小尾巴的。

不得不說,李文景這個理由,是讓葉玉投降了。畢竟,比起兒子的高興那什麼,葉玉也是在意兒子的安穩。再說,葉玉就算那什麼有個‘養生小築’啊,可這心裏更相信的還是安全。畢竟,這在外麵走著,保不定有什麼經曆風霜的。小七包子的年紀,還真是小了一點啊。

若是在大上一點,葉玉指不定還真能下了心思,再勸勸李文景。現在嘛,也不好勸了,畢竟,李文景這也是站在做為父親的角度關心孩子嘛。

所以,最後的出行,這是一堆孩子們,留在了京城。

對於葉玉和李文景的甜蜜二人行,那是讓在京城裏的李慶吉、李慶祥,還有李慶鈺哥三,有心紮小人了。這父皇母後,多麼不顧忌他們那什麼弱小的心靈啊,這是見色忘了兒子。這是鈺哥兒小豆丁新學會的造句詞啊。

倒是熙正帝李阿瞞,那是用了心思在幾個弟弟身上。畢竟,當初的兩位兄長,與熙正帝還是有些那什麼隔避的。可幾位弟弟就不一樣了,從四弟到七弟,熙正帝李阿瞞那是全程培養著,這樣將來做為幫手,比較放心啊。

“我討厭學這些東西。”這是吉親王李慶吉這位王爺的真正心思啊。話說,對於李慶吉的話,祥親王李慶祥隻是瞄了一眼,然後,回道:“四哥若不滿意,大哥跟皇兄談談。要知道皇宮裏的皇嫂對咱們兄弟最是關心。皇嫂如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