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千媚神色收斂,臉上閃過一抹異色,而後盤腿席地而坐,素手一揮,一把通體透黑的古琴現於膝上,隨著腳步聲的臨近,曲調從指間緩緩而出,隨即古琴那沉厚悠揚的聲色響徹整個桃林。

且說無梟三人至也成之後也從居來香中離開,本要去尋訪一位隱世高人,卻路過一片繁茂的桃林,耐不住花滿袖那愛花的性子,終是決定在此停留一番,駐足觀賞,卻不料剛剛踏入桃林,便從林中傳出一陣悠揚的琴聲,三人聽聞,不由停住腳步,傾耳傾聽,在心底,似乎有一道聲音告訴他們:不聽此曲,將是終生一大憾事。

隻是這三人越聽越心驚,若說一開始隻是為了遵從心底的聲音而不讓自己產生心魔的話,現在則是真正的將全身心投入曲中,一時間,天地無聲,似乎身邊隻有曲聲再無其他。三人將自己的道融入其中,去碰撞,去感悟,這是一場道與道的交織。或許以後會有人不解甚至憤怒,因為道與道的碰撞一個不小心輕者所修之道修為盡毀,重者身死道消不入輪回。但三人卻並不後悔,道修所修之道若沒有經曆磨難,又怎會參悟道之極致。

大道三千,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道。懸壺濟世,醫道仁心,連成子走的便是最為仁慈的醫道;花非花,霧非霧,鏡花水月,不過是須彌夢幻,花滿袖走的是亦真亦假,虛虛實實的鏡花道;唯劍者,非心堅之人,心不堅定者劍之一道難成大器,劍是殺戮之劍,卻也是守護之劍,兩者相互獨立相互矛盾,卻又相互依存,無梟走的便是守護殺戮劍道。

道與道之間無關乎大小,無關乎強弱,每一道都有自己的特色,找尋一條與自己相契合的道才是修道者的願望,但道之一途如此之多,又如何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道?但倘若若真要道與道之間分個高下,恐怕所有人都會說:無道!

無道,那隻屬於傳說中的的道,淩駕於所有大道之上【天道是所有大道的統稱】,迄今為止,除了十萬年前的無道之主修得無道,現今,無一人參透無道!

傳說十萬年前有一人從無數道修中脫穎而出,他的道也從三千大道中大放光芒,此人將自己的道名為無道,號稱無道之主,那時他極為年輕,但一身修為深不可測,他放出狂言說無道將淩駕於所有大道之上,那時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的說法,雖然他的修為讓人看不透。或許是為了證明他所言非虛,接下來他做的事令人心驚又令人心奮!

在十萬年前的某一年某一天無道之主劍指昆侖,腳踏乾坤,挑釁佛道大能,調戲峨眉道姑,時不時的還去醫皇的藥園子逛一圈,當然不會做什麼好事。讓幾大道的大能們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就像他說的無論派去多少人都會被真丫的死死的,翻不了身。

無道之主就是用這樣無賴卻極為有效的方法證明了自己無道那不可撼動的地位。道修者的修為無關乎年齡大小,隻在乎與自身的悟性,對自己所修之道感悟越深修為也就越深,但奈何無道容納千萬大道,卻又排斥千萬大道,是為兩種極端。當初有人為了感概無道之主的威能寫了一首不算詩的詩,雖然簡潔卻最能表達無道之主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