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頁知春秋
藝術之窗
作者:劉世章
【摘 要】藏書票是貼在書籍裏封上的小小的裝飾畫,是一種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藝術品,是為讀書、藏書服務的高雅藝術和標明藏書者的藝術標記。書中配上一枚精美的藏書票,也就“錦上添了花”。從內容上說,藏書票可以表達藏書者的思想、感情、修養、興趣;從表現手法上說,它可以是寫實的、寫意的、象征的、抒情的;在技巧上,它可以運用各種版畫品種的特技;在形狀上,也不限於是方的、圓的還是三角的;色調更可以自由創造,隻要能夠增添書籍的美感。被稱為“紙上寶石”、“版畫珍珠”、“書魂”、“書海之帆”的藏書票多是版畫,版畫便於自己拓印。方寸天地,圖案精美,寓言雋永,裝飾、美化了書籍,反映了藏主藏書愛書的品格和審美情趣。
【關鍵詞】藏書票;版畫;情趣
一、藏書票的曆史概況
(一)藏書票的起源與發展
藏書票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解釋是:“一種用以表明書的所有權的圖案標誌,通常貼在書的封裏。”它一般以版畫形式出現,多采用木刻、銅版、石版、絲網等方法印製,彩色、黑白兼有。藏書票的規格大小不一,其長或短,小的3~4厘米,大的約10厘米。國際通用的體例,要標明拉丁文EXLBRIS字樣,中文意為“我的藏書之一”,並有藏書者的姓氏。藏書票的內容無一定限製,大都由藏書人的興趣自由選定。它一般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藏書票以畫為主,藏書印一般隻是文字的印記,相比之下,藏書票的內容更加豐富。
藏書票起源於15世紀中期的德國,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藏書票。最早的藏書票是德國勃蘭登堡家族使用的“天使”藏書票,又有人說是“刺蝟”藏書票,其實它們都是同一時期的作品。藏書票初期是作為藏書標記使用的,內容大都是貴族家族徽誌圖案。後來,藏書票傳到法國、英國以至整個歐洲,19世紀初又衍傳到美洲和亞洲,內容和題材有了新變化。這時不少著名的畫家如馬狄斯、高更等亦參與創作藏書票,福樓拜、雨果等作家也來使用藏書票,使藏書票的功能由單純藏書標記的實用性開始向藝術審美層麵發展,藏書票變得更精美,更具有藝術性。
(二)藏書票傳入我國並產生的影響
藏書票傳入我國最早認為是在一些傳教士、西方學者和外交官隨帶的書籍將藏書票帶到了中國。1933年前後,著名作家葉靈鳳、詩人鬱達夫等人開始注意和推介藏書票。1934年,李樺創辦“現代版畫研究會”,在其會刊《現代版畫》第九期專出了藏書票特輯,這是我國第一個手工拓印本藏書票集。近年台灣和北京等地又發現了更早的中國人製作的藏書票,把中國藏書票的濫觴推前了20年。台灣藏書家吳興文在1913年《圖解法文百科辭典》中發現一枚“關祖章藏書”書票,票麵設計精致工巧,充滿中國古典文化氣息。無獨有偶,國家圖書館從館藏《京張路工攝影》集(約1910年初出版)一書封裏頁,也發現一枚同樣的書票,後者證明“關祖章藏書”書票製作時間最遲在1910年。由此可見,中國藏書票的曆史已經有100年了。
30年代之後,我國藏書票沒有太大的發展。一直到80年代初,文化複蘇,藏書票迎來了遲到的春天。美術界一些藏書票作家和理論家們認為我國也應該有一個藏書票組織,於是由中國美院版畫係負責人梁棟先生首先發出倡議,中國第一個藏書票研究會(現稱為“中國藏書票藝委會”)於1984年3月16日在北京成立了,李樺為顧問,梁棟為會長。1986年中國舉辦了首次藏書票展覽,展出作品千餘枚,在全國反響甚大。之後,各地藏書票組織也相繼成立,辦展、交流、出刊,把中國藏書票創作和收藏活動搞得熱鬧起來。中國藏書票同時介入國際交流,1987年我國正式加入“國際書票聯盟”。
二、藏書票的魅力
很早以前,西方豪門貴族就有在書上描繪家徽家寶的習慣,把它當作家族專有的藏書標記。自版畫技法出現後,因為它可以一版多印,適應了多部圖書的需要,就被用於製作個人藏書標記的藏書票。藏票的題材,早期圖形僅限於家徽家寶之類,後來擴展到書籍、書房、書案、燭台等有關讀書藏書的事物,進而反映藏書人的職業愛好,如畫家的畫板畫筆,音樂家的樂器樂譜,戲劇家的舞台道具等。現代藏書票的題材就更加廣泛了,有風景人物、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現代生活、曆史典故、神話傳說等作品也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