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工筆花鳥畫藝術創作
藝術之窗
作者:王金如
【摘 要】本文根據工筆花鳥畫的繪畫特征及如何創作,闡述在創作實踐過程中得出的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工筆花鳥畫;立意;品質;創作
花鳥畫的萌芽時期是作為裝飾圖形應用於彩陶、青銅器及絲織品,至唐代得以獨立。兩宋時期是花鳥畫的最為興盛的時期。北宋在拓展山水畫領域的同時,以花鳥畫作為宮廷繪畫的主動脈,從而形成了院體畫風格。北宋花鳥畫最奇妙之處,就在於它能夠賦予那千千萬萬個不存在生命的繪畫形態以鮮活的生命感。這一惟妙惟肖的功夫,是世界美術史難以破解的奇跡。而南宋花鳥畫“在‘宣和體’成就的基礎上仍有所發展和進步。南宋宮廷花鳥畫家,雖然沒有太顯赫的名字,但從總體上說,無論從表現物態的氣韻、刻畫之精工、設色之穠麗,都不低於北宋畫家的水平,在某些方麵仍有所超越。”工筆花鳥畫經過五代至兩宋的鼎盛時期,盛極而衰,隨著審美的轉移,材料的變化,文人畫的興起,輝煌的時代一去不返。花鳥畫進入明代與清代,各大家放棄傳統,創造新畫法使花鳥畫從形式、內容到欣賞角度,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逐漸摒棄兩宋花鳥畫的某些精華,在筆墨上開辟了新的出路。
一、工筆花鳥畫的表現特征
工筆花鳥畫所表現的內容涉及大千世界,嚴格而高超的造型手段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形、輪廓是傳神達意的主要依據,是工筆畫的基本表現手段,無論是鼎盛時期的兩宋工筆花鳥,還是後來的畫史。都是把真切具體的形象表現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那怕是紈扇、屏風飾圖中的方型小幀還是宏幅巨製,都是用了很大的功力來製作,絕不肯輕心率意出之。構圖苦心經營,從留存下來的作品看,五代以後宋代初期,以黃筌父子所代表的精工細密、金碧富麗風格為院畫確立了基本形式,而後三百年,雖風格代出,但傳神寫意卻都不脫離形態的真實、鮮明和生動,這一直成為中國工筆畫審美的一個重要標準,也是工筆花鳥畫區別於其他繪畫形式的特點之一。但是若追求形象的逼真性則遠遠不能與西畫相比,其思維方式,觀察方法與藝術手段都與之不同。它們決定了中國工筆花鳥畫不具備絕對的寫實能力,其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線條與筆法本身並非是自然對象所具有,線條的運用就意味著藝術形象與自然對象拉開了距離。
作為工筆花鳥畫的繪畫特征:內容題材比較規範,作品形態富有高貴和超現實的美感,還有深刻的美學內涵、優雅的意趣和欣賞價值,以及成熟的人文積澱。正因為工筆花鳥畫繪畫特征中的內容題材的規範和作品形態富有高貴和超現實的美感,在當代花鳥畫的創作中,仍能與傳統相輔相成,在時代變革的形式下保持著相對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二、工筆花鳥畫的創作
工筆畫花鳥畫隻有在紮實基本功的前提下,逐漸了解和深入體味中國畫尤其是花鳥畫的傳統、發展和創新。
首先,進行創作前需要立意。“意”其實就是要表現的客觀事物給作者自身的思想感受。作者必須對所要表現的對象有所了解、有所感悟,然後才能將其反映出來,使之感染別人。立意一定要明確,讓人一眼就看出你所表達的環境氛圍,使畫麵意境生動、準確。
如著名畫家於非闇晚年創作的作品之一《玉蘭黃鸝》,立意明確,使得綻放於北方早春時節的玉蘭的優美典雅姿態躍然紙上。《詩經》裏有句曰:倉庚於飛,熠耀其羽。(這裏的倉庚即黃鸝的意思)畫家便以此為藝術形象並用石青為底色來烘托玉蘭和黃鸝。這鮮明清麗的色彩,恰是藍天映照下一派晴空萬裏、鳥語花香的大好春光。花鳥畫的立意往往不是單純地為描繪花鳥而描繪,而是應該緊緊抓住所畫對象與我們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些聯係給予喻情於景的表現。
繪畫的發展,是在不斷的創新中發展,表現在題材新、構思新,表現手法也會隨之變化,因為新的畫法和新的表現技巧,都不會憑空產生,隻有對大自然中某些情和狀動情,想表現它而發現原有的表現方法不足時,才會為之探索新畫法創造新的表現技術和技巧,所以在構思時,應有意識地把觀眾的目光吸引到所要表現的部分,有助於思想表達的要充分展現,突出主題,不必要的應刪剪。但有些作為陪襯的東西也不可省略,要概括處理,使它起到烘托的效果。同樣畫的是花鳥,但你不會覺得是古代的畫,而是感受到這是新畫,除了意境的新,同時又伴隨著新的藝術技巧,沒有這兩者的結合,這些創作是新不起來的。這個新並不是脫離傳統。要用新題材,走出古人“梅蘭竹菊”四君子的題材局限。新生活召喚新的時代精神,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對我們的畫家來說是個巨大課題,我們就要在作品中就如何出表現這樣的繪畫題材,考慮新的學術命題如何去解決,如何把畫法、詩意和時代的精神結合起來,通過對生活、自然的觀察、體悟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