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遊俠 第四章:武威初現,血焰凶威!(2 / 2)

但風雲變幻,一晃數十年,俠義盟日漸強大。楊遊心向更高的武道,辭去俠義盟盟主,雲遊四方,再無音訊。

而今,俠義盟盟主古邙一心向武,不管盟中事務,副盟主司徒令統率大局,然此人城府很深,唯利是圖,導致如今俠義盟選人不當,已無當年“命在後,俠義當先”的精神。

說到這,溫昊也是忍不住的歎氣,“倒是你說的這位武威王是位人物,眼下朝野百姓皆以為如今好不容易過上安穩日子,對蠻族百般容忍,不願擅動刀兵,豈不知這是蠻族的試探,今日他能欺淩百姓,明日便可能劫掠邊疆啊!”

我想起當年唐朝亦是如此,和親無數,最終還不是要造反。不如漢武帝,一句“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說的多少漢家兒郎熱血沸騰,更有霍去病大破匈奴,永絕後患。

“如果楊將軍還在,哪有蠻族敢撒野?奸臣亂朝啊!”溫昊不由發出一聲感慨。怎麼,這裏也有像霍去病般的英雄人物。我好奇的湊上去,溫昊看我感興趣,也就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二十年前,位於煥州之北的蠻族出了個了不得的人物,名為哈布雷。此人出身一般,但天賦奇才,武學天賦和謀略都十分出眾,在短短數月,竟完成了蠻族數百年未成的統一,以鬼藤,幽豹,蠻骨,萬獸,戰虎,血狼和雷獅七大部族為核心,統率大大小小數百部族,組建蠻族聯盟。

蠻族聯盟的實力達到了以往蠻族從未達到過的頂峰,他們開始對土地肥沃的天武王朝虎視眈眈,在發動一兩次試探後,發覺天武並未警覺的哈布雷當機立斷,發動戰爭。

蠻族聯盟一路進攻,大敗鎮守邊疆的玄武軍團,連占煥州五城,震驚天武上下。皇帝景軒勃然大怒,封驃騎將軍楊烈為征北大將軍,全國征兵,北討蠻族。

楊烈臨危受命,征兵三十五萬,北上。當時,蠻族聯盟擁兵七十餘萬。楊烈一路北上,曆經大小數千戰,收複襄炎,狼煙,龍峰,白石四城,斬敵二十餘萬,於沙陽城以麾下剩餘二十三萬軍隊與蠻族聯盟五十萬軍隊決戰。

那一戰,血流成河,將沙陽城外染成了一片血地,最終楊烈大破蠻族聯盟,將哈布雷梟首。此時,三十五萬天武兒郎隻剩下十餘萬。而蠻族聯盟隻有零星幾萬逃回蠻族所在的布西紮草原,楊烈用數十萬蠻族頭顱築起京觀,以儆效尤。

楊烈勝後,並未回朝,而是揮兵繼續北上,一路屠盡蠻族,不留活口,將鬼藤,幽豹,戰虎三大部族屠族,據傳數百裏外,都能看到三族領地燃起的烈火,都能嗅到凝而不散的血腥味。楊烈從此凶名赫赫,其麾下的十萬軍隊也被稱為血焰軍。

據統計,此戰後,蠻族人口不足戰前的三分之一。而屠盡三族的血焰軍並未停下,而是繼續挺進,誓要將蠻族屠戮至盡。

但天武朝內卻流言四起,稱楊烈欲自占蠻族,另立王朝。更有當朝宰府蕭聶彈劾楊烈殺戮過多,有傷人和,毀壞天武聲譽。皇帝景軒猶豫再三,還是下詔楊烈班師回朝。

楊烈接詔,仰天痛哭,留下一句“此生無恨,唯有一憾,蠻族未亡,不絕後患。”言罷,自刎以效忠心。

楊烈死後,血焰軍幾欲暴起,然楊烈曾留下遺書,上書願背負殺戮過多的罵名,希望解散血焰軍,以保天武聲譽。

消息傳來,景軒震驚,悔恨不已,罷黜蕭聶,追封楊烈為震北王,又欲賞賜血焰軍,但血焰軍已遵從楊烈遺願,自行解散。

此一戰,蠻族俯首稱臣,楊烈與血焰軍之名在布西紮草原上可令小兒夜不敢啼。天武也以此太平景象為榮。

然如今,蠻族休生養息二十年,實力壯大。而天武,文臣大儒把朝,不願動刀兵,一心想與蠻族和平相處,實在是本末倒置,蠻族子弟倒是在天武耀武揚威,使得蠻族蠢蠢欲動。

這一番話,說的我熱血沸騰也憤恨不已,心中不由得深深敬佩這位楊烈,楊將軍。

“吱——”房門響起,梁盟走了進來,滿臉笑意:“聽說蠻骨部族的少族長讓人給打了,之後又讓武威王殺了,真是大快人心。”

溫昊指指我:“他幹的。”梁盟眉頭一挑,“沒想到蘇小兄弟如此深明大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哦不,是拔板凳相助。”說完就笑了起來,我也紅了紅臉。

“確實幹的不錯。”冷冰冰的聲音傳來,張辰禹也走了進來,嘴角撇出一個微不可見的弧度,又重歸平靜。若不是我眼尖,還以為是幻覺。看來,張辰禹是一個麵冷心熱的人啊——悶騷。“好了,都休息吧,這裏連雲城不遠了。”溫昊說著,打了個哈欠。

三天後,我們出了蒼南鎮,我向西北的天空望去,溫昊說,那是沙陽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