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浩宇大少(1 / 2)

符昭信沉思片刻,才皺眉說道:“此人乃是當朝宰相馮大人的長孫浩宇,以前父親帶我去拜訪馮大人時,曾見過他一麵,想不到馮公子竟是藝伎坊的東主。”

康龍旁邊的那狂生孫銘呲之以鼻,不屑道:“康兄,這種人有什麼好打聽?他大父奴顏婢膝,擅於逢迎之道,做過三朝宰相,孫某生平最討厭這樣的人。哼,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表麵是一方大儒,想不到背地裏竟做這種勾當!”

康龍趕緊在下麵扯了一把孫銘。他雖然對這孫銘無甚好感,卻也不願看他因為狂傲而得罪馮公子。

馮道既然是浩然堂的掌舵人,又能屹立三朝而不倒,背後的勢力絕對不凡,又豈是孫銘這種人能得罪的起?

浩宇大少一臉謙和的笑容,配合一襲儒雅長衫,豐神俊朗的外形,給人的第一印象極好。即便是很多不恥他祖父馮道為人的人,也被他的氣質折服,紛紛向他投以關注神色。

“多謝各位朋友今晚捧場,晚生在此拜謝。想必大家對今晚的安排已有所知,晚生便不再贅述。各位同道均是一方俊傑,晚宴結束後,請各位同道登樓一敘,晚生有重要事情和大家商量。聊薄酒一杯,請!”

浩宇大少儒雅的風度,令在場所有人紛紛鼓掌叫好。浩宇大少再次拱手,眼光掃過所有人,點頭致意,這才登樓離去。

大廳中的氣氛熱烈起來。侍者流水價端上美酒佳肴,各桌賓客呼朋引類,行令罰酒,不亦樂乎。

由於大家都惦記著接下來的鳳鳴詩會和浩宇大少口中說的大事,卻也並沒有誰真正喝醉。

酒足飯飽之後,眾人按照事先約定,紛紛登樓。

此次前來的各鎮節度使代表,紛紛攜帶自己的幕僚登上二樓的涵煙小築,武士卻被留在一樓大廳中,有藝伎坊挑選的出色歌舞伎表演節目助興。

等所有藩鎮節度使代表及文士登樓之後,大廳中氣氛再次熱鬧起來。少了那些文士的拘謹,這些平時豪放的武者,紛紛敞開肚皮,胡吃海喝,調戲起旁邊侍立的侍女來。

這些侍女都是藝伎坊培養的花妓,自然欲拒還迎的和眾武士調笑起來。

康龍緊隨符昭信身後,他背後長大的血狼刀,越發顯得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眾人雖然皺眉,但人家主人並未反對,卻也沒人說什麼。

能夠進入二樓的人,除了洛陽名士,其餘全是各藩鎮節度使代表。洛陽名士隻有八人,全都是在當朝有影響力的人物,當然,這些人全都是馮氏一係的人。那狂生孫銘卻不在列,看來孫銘之父,吏部尚書孫敬文並非馮氏一係。

藩鎮節度使代表二十五人。原本大晉藩鎮節度使共有二十八人,但順國節度使李守貞,義武節度使杜重威不久前投降契丹,淮北節度使唐天寶鎮守淮河防線。近聞南唐集結大量軍士開赴淮南前線,欲趁契丹大舉入主中原之際,用兵淮南,重奪淮河防線,所以淮北並未派遣代表前來赴會。

浩宇大少長身而立,麵色凝重的望了眾人一眼,特別是看向康龍時,眼神閃爍,似有隱曲,片刻後才收回目光,沉聲道:“各位同僚,想必大家已有耳聞,原我朝大將軍杜重威,臨陣倒戈,投降了契丹。據前線青衣密報,杜重威得契丹人承諾,準備效法高祖,對契丹稱孫,引契丹大軍直攻我朝都城。恐怕用不了多久,我京都又將生靈塗炭。晚生受祖父之命,想問諸位,有何打算?”

在坐的二十五位藩鎮代表,其實並非以各節度使公子為主,竟然是以隨同前來的幕僚為主。

外人也許不知,但浩宇大少卻知之甚詳。諸人除了康龍之外,其餘幕僚均出身浩然堂,可以說是撐起整個中原的脊骨。

這些幕僚對浩然堂之忠心,不是任何人能想象得到。外人不知,但浩然堂中人卻深知其中利害關係。無論是哪方藩鎮入主中原,做了皇帝,都必須設法得到浩然堂相助,否則各地節度使絕不可能臣服。

而且,無論是哪方的節度使赴任,都必有出身浩然堂的幕僚隨行,成為各藩鎮節度使之心腹。這些事情浩然堂和各藩鎮節度使都心知肚明,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