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熱孝婚姻及學藝路上的隱秘故事(4)(1 / 3)

父親回憶著那一天,他走了將近有三四十裏路,實在走不動了。中午隻啃了幾個饅頭,喝了幾口涼水,此刻早已是饑腸轆轆,腰酸背痛。他把竹簍扛在背上,真心希望別人可以光顧一下他的生意,讓他打個籮筐,修補個涼墊、涼席什麼的,也不要多少錢,給頓飽飯吃就好。一天之中,他已經走了將近三四十裏的路了,傍晚之前他還要走二十裏路趕回鎮子上住宿的地方。“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父親隻著單薄的襯衫和外套,感覺有些冷。一陣秋風卷起地麵上枯黃的落葉,在空中打著旋兒,父親看見遠處已是烏雲密布,轟隆隆的雷聲,如遷徙的馬群一般從遠處奔襲而來,漸漸地天地之間烏黑一片,仿佛天要坍塌下來似的。倏忽,先是一滴兩滴黃豆一樣大小的雨滴滴落在父親的臉龐上,隨後豆大的雨點便傾盆倒下,風追著雨,雨攆著風,風和雨聯合起來追趕著天上的烏雲,整個天地如混沌初開一般,浸泡在狂風暴雨之中。父親四處躲避,看見不遠處有戶人家,仿佛看見救星了一般。他跑過去,躲在屋簷下,見這雨一時半會也停不下來,於是輕叩門扉。屋內的人將門閂劃開,看見一臉雨水的父親,問父親要幹什麼。父親用有些蹩腳的普通話跟戶主表明來意,希望能到這戶人家借宿一晚,能有個遮風擋雨的住處。戶主連忙擺擺手,說:“這個不行,不行的。你上別處去問問吧。”父親連忙解釋道:“我付房費的,實在不行,住在你們家柴房也是可以的。”(柴房:80年代江南許多老式房屋都還有這樣一個單獨的小房子,裏麵放置著做飯照明用的柴禾,一般這種柴房會連著老式茅房。現代的人大多都用電燈和煤氣,柴房也漸漸地退出曆史舞台,或許在邊遠的農村還可以看到。)父親再三請求,這戶人家還是不同意,說:“你要是住就住在屋簷下吧。”父親卸下身上的竹簍,在牆根瑟瑟發抖。經過剛剛的瓢潑大雨,此時的衣服仿佛是從水裏拎起來似的。他就這樣斜靠著牆角,可能由於太累了,閉上雙眼沒多久,他就睡著了。不一會兒聽見“吱呀”一聲,門從裏麵拉開了,父親睜開惺忪的睡眼,戶主扔過來一床破舊的棉被說:“我們家還有一床破被褥,你晚上先蓋一蓋吧。”父親急忙表示謝意。如今父親回想起來,說:“想來也不能怪別人,人家不願意也是情有可原,畢竟不知道你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給床被褥算是仁至義盡了。在困難的時候,不能期望每個人都能給你幫助,雪中送炭便是恩情。”

父親看著天際,秋雨依然淅淅瀝瀝地下著,他想起家中的妻兒,想起家中的老父親,這一出來就快要半年了,通訊也不發達,也不知道家裏是什麼情況。此時的母親正在家裏和爺爺鬧著別扭,母親回憶說,在父親出遠門沒多久,家裏麵大大小小的事情自然就落到母親的身上。爺爺年輕的時候,就隻做篾匠,家中瑣碎的事情便是奶奶打理;而今奶奶去了,爺爺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做些折子,自會有人上門來買,下午就去搓麻將。我印象中他是十分喜歡打麻將的,摸牌隻需用大拇指一抹,便知道什麼牌。那年姐姐一歲左右吧,母親出去幹活的時候,就把姐姐交給爺爺帶著,爺爺隻顧自己打麻將,將姐姐放在地上,姐姐也自顧自地在地上爬著。等到母親回來的時候,看見姐姐在地上爬,臉上略帶慍色,急急忙忙將姐姐抱起來。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爺爺看出母親的不滿,問母親話,母親也隻是低聲附和。爺爺表麵上不說什麼,但是內心已經很生氣了。在農村,家庭裏尊重女人的思想相對比較少,爺爺也是從舊時代過來的人,自然大男子主義根深蒂固。那天適逢外婆來看母親,母親很高興,上街稱了半斤肉,準備下點麵條給外婆。當母親端了一碗麵條給爺爺的時候,爺爺端過來一甩手,將碗砸個粉碎,母親當時就嚇壞了,外婆連連擺擺手,說自己回去吃。這尷尬的場麵,讓母親頓時覺得有些難堪,她強忍著淚水,默默地收拾被摔碎的碗。那時候通訊不方便,沒有手機,沒有電話,這些事情父親自然也不會知道。直到90年代的時候,父親買了第一部三星手機,和家裏的聯係才頻繁一點。

那晚,父親望著漆黑的夜,心想,雨已經停了,今晚就在屋簷下將就一晚上吧,等到明天一早再走吧,於是閉眼睡去。老天爺似乎想逗弄一下這個年輕人,等到下半夜父親正在熟睡的時候,雨水瓢潑而至,就連那床被褥也被雨水打濕。父親全身都是濕漉漉的,這種滋味實在不好受。他隻有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然後擰幹,再繼續套上。他蜷縮在角落,期待著黎明,隻是這夜卻如此漫長而冰涼。父親閉著眼睛,打著瞌睡,熬到了天亮,等到天亮的時候,天也開始放晴,此時已經饑腸轆轆的父親看著別人吃早飯,真是望眼欲穿。或許他想要的東西很簡單,隻是一碗飯,熱氣騰騰的一碗飯,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去同情你,會去可憐你。你隻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去獲得你想要的東西。他咽了一下口水,走了幾十裏路趕到鎮上,買了些口糧來墊墊饑。這一天又沒有人光顧父親的生意,如果沒有收入的話,就意味著你要掏老本來過生活,這一年父親虧得血本無歸,隻剩下回家的路費。父親回到家就被爺爺一通責備,爺爺每天哀怨地嘀咕,為什麼別人家養的孩子都很爭氣,去了外麵能夠賺到大錢,自己的兒子在外麵沒幹出什麼事業還折了老本,哎,隻能怪自己養的人不爭氣。父親聽了心裏真的很難受,但又是自己的父親,什麼也不能說。這一年過年,母親隻在街上買了兩斤豬肉,一共四塊錢,母親每每想到此,雙眼都會哭得通紅,眼淚全不受自己內心控製了,她對我和姐姐說:“你爺爺心真的硬呀,有錢擱在你的小姑媽和大姑媽身上防老,一分錢都不給你父親,怕你父親沒什麼出息不說,還怕他是個敗家子。不過,話說回來,那時候你爺爺都快70了,指望你爸爸,倒不如留兩個錢放在身上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