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鵬瀟灑的扔掉毛筆,旁邊馬上侍女吹幹墨跡,當眾舉起了宣紙。
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年老的讀書人手哆嗦著,白胡子一撅一撅的,嘴唇顫抖著……
還有比這更難看的字嗎?
還有誰寫的字會比這幅字更難看?
斯嘉麗也驚呆了,她揉了揉眼睛,一連看了好幾遍,才不確定的問:“子爵大人,這是您寫的?”
李大鵬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歉疚的笑著回答:“這個……公主殿下恕罪,微臣從小和爺爺相依為命,沒有足夠的財力買紙筆練字……這個,這個……”
斯嘉麗歉疚的笑笑:“對不起?,子爵大人,讓您想起了傷心地往事。”說完,她優雅的衝著他微微欠身,然後不等李大鵬回話,轉頭對五位評委說,“下麵有請評委先生對子爵大人的詩做點評!”
沒有人鼓掌,也沒有人叫好,所有人都被李大鵬的一手臭字給驚呆了。五位評委大人仔細辨認,中間的六鼎大儒不時地詢問站在一旁的李大鵬,他身邊的大儒都不忍心去看宣紙上一團一團的墨跡,六鼎大儒說一句,他重新寫一句。
終於,經過艱苦的辨認,李大鵬的詩歌終於……被重新抄寫了一邊。舉著宣紙的侍女趕緊把那張黑漆漆的宣紙撤走,免得再看一會兒晚上會做噩夢。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六鼎大儒搖頭晃腦的吟誦著,“咦……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寫荷花的詩歌,在李大鵬的記憶中,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王昌齡的《采蓮曲》。王昌齡是唐代著名大詩人,號稱詩家天子王昌齡,他寫的詩歌在這個世界就算再不行,怎麼也得算是佳作了吧。
可聽到六鼎大儒的咦,李大鵬的心提了起來:難道被發現抄襲了?
大廳裏的眾人也被六鼎大儒的咦給吸引住了,隻見他老人家閉著眼睛,搖頭晃腦的又低聲吟誦了一遍,才忍不住拍手喝彩:“妙哉,妙哉!”
“敢問老先生,此詩妙在何處?”
很多讀書人都伸長脖子等待著七鼎大儒解詩,就連西蒙子爵也不再和身邊的人調笑,舉著酒杯靜靜的等待著。
“這是一幅采蓮圖,畫麵的中心自然就是采蓮的少女們。但是作者卻始終不讓他們在這畫麵上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豔豔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荷葉羅裙,芙蓉人麵,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隻有在定晴細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采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為一,忽然不見蹤影了。最關鍵的是這個亂字,人花莫辨,是耶非耶。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這首詩非國手不能寫出,此中韻味,非……咦……”
眾人正聽得高興,七鼎大儒又是咦的一聲,眾人的心馬上又被提了起來。
李大鵬心說,老大,咱有話就不能一口氣說完,人嚇人會嚇死人的!
這一次六鼎大儒“咦”完之後,就再也沒說話,而是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咦”。隻見他閉目站立,全身上下才氣激蕩,六鼎完完全全的浮現出來,數不清的才氣在六鼎中間來回滌蕩,本來渾厚無比的文鼎,竟然漸進啊變得通透玲瓏起來。
竟然在這個時候突破了!
一個六鼎大儒竟然在解詩的時候突破了!
……
所有人都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薔薇子爵寫的這首詩到底有什麼魅力,竟然讓一位六鼎大儒能夠再進一步?
李大鵬悄無聲息的往後退兩步,一會兒這位老大爺要是出點兒什麼意外,自己撒丫子就跑,千萬不能讓他給訛詐了。這年頭,寫詩都是高危行業啊!
看到他退後,斯嘉麗公主身後的兩位宮女馬上不動聲色的也跟進了兩步,確保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他。
良久,西蒙子爵覺得自己舉酒杯的手都要酸了的時候,這位六鼎大儒總算是恢複了正常。他雪白的須發竟然有一半恢複了黑色,滿是皺紋的臉竟然也變得紅潤起來。
這可是要成就七鼎大儒的征兆:枯木逢春,返老還童!
“多謝子爵大人,沒想到子爵大人這首詩竟然還隱含著如此深的意境,在下受益匪淺,請受老夫一拜!”
老人家說著,恭敬的朝著李大鵬施禮,竟然是晚輩拜見長輩的禮節。
李大鵬連連擺手:“老人家言重了,晚輩不過是信手塗鴉,您這是折殺晚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