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中國式脫口秀(創作篇)(1 / 3)

時間總喜歡和我開玩笑,當我沉浸在幸福中的時候,它總是催我出來。情人節之後,我又開學了,我不得不承認一個新學期的到來,讓我又回到了拚搏的起點。從小就愛看法國浪漫主義電影和聽中國傳統相聲的我,在這個學期繼續發光發熱。當一個人總拜讀別人的作品,唱別人寫的歌,朗誦別人作的詩,演別人編的劇本,當這些重複性活動極其多的時候,我最想要的是突破,是衝破現有的藝術形式的枷鎖,隻有這樣,人類的藝術才能升華,人類的文明才能進步。

說“脫口秀”必須從我九歲那年說起,我從小就喜歡聽廣播,尤其是喜歡聽書,聽相聲和戲劇錄音。同時我也在跟私人學話劇表演,我很喜歡話劇表演這種藝術形式,它對我日後的演技奠定了基礎。那時候我每周都去上表演課,老師建議我們多看法國老電影,就是那種隻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影片,還有喜劇大師卓邊林的係列電影。我的每一次表演都是別人的作品,那時很愛學。

偶然的一次,我在廣播裏聽到了一篇文章,是一個人的演講稿,他是文藝複興時期的世界著名演講家,開創了一門世界藝術,他是法國人,他叫約翰-弗蘭克,他開創的藝術形式叫做“法國浪漫主義職業演講”。我聽到的那篇文章就是他的成名代表作品,我非常喜歡這種一個人的舞台表演形式,幽默浪漫充滿趣味,與評書和相聲都不同。他在台上看見台下一個注目他的老人,那老人聽得很認真可是卻不笑,於是他就講了2個搞笑的段子,站在老人的前麵表演,所有的人都笑了,可是老人卻還是不笑,他忍不住了,就問老人他怎麼做才能讓這位老人笑,老人的兒子告訴他,父親是一個聾子,根本聽不到風趣的言語但是非常喜歡看他的表演,所以當他知道弗蘭克在巴黎公演的消息後,就買了弗蘭克先生演出的門票,讓他的老父親能坐在第一排看弗蘭克的表演。

說“脫口秀”嘛,為什麼要提這段呢?因為弗蘭克先生就是“脫口秀“這種藝術形式的創始人,他是從事這個表演的第一人。在他去世之後,這種個人秀的表演形式也隨他一起沉睡了百年,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的一個女主播開播了一個《talkshow》的節目,才讓這沉睡百年的藝術被大眾所熟知。從此,這個藝術形式有了一個新名字叫做“脫口秀“。我因為喜歡這種表演形式,我從學話劇表演轉向學這種個人秀的表演,在我13歲那年,我放棄了話劇表演這個陪伴我多年的表演形式,我也不在表演別人的作品,轉向走上了原創之路。我選擇原創不是因為我要成名,不是為了讓全世界的人都認得我,隻是因為我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表演,對於一種藝術形式來說,重要的不是有好的演技,而是要有一部好的的劇本,我總結了兩個人的成功,他們的成攻不在於他們的演技有多好,而在於他們能寫出好的演講稿。所以我開始講時間投入在演講稿的創作之中。

我為了寫好演講稿,我把我錄音的磁帶拿出來聽,那是我五六歲時幹的一件事,那時有為自考生準備的廣播大學,就是大學教授們給本科生授課的錄音,每天廣播裏會定點有大學課程的廣播,那時我很小,我雖然聽不懂他講的,但是我會用錄音機,我可以把它錄下來留著,等我長大了,能聽懂的時候,我還可以再自學一遍。所以那時的錄音帶在我13歲的自學劇本創作的時候派上了用場。可能因為我有心吧,我用2年的時間學完了戲曲曲藝劇本編輯創作文學這個專業的全部專業課程。通過我努力的練習和在語文口語訓練上的拚命的實踐,到2005年年末的時候,我已經能寫出成熟的小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