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大賽正式開始,第一個出場的是倚蘭苑的挽月姑娘,羽墨透過珠簾看她坐在軟墊上,隱隱約約依舊能看清她的樣子,寐含春水臉如凝脂,銀白色牡丹煙羅軟紗,逶迤同色拖地煙籠梅花百水裙,玉帶束腰。雲髻高挽,眉如遠山,眸如秋水,仿佛真如那寒月,孤芳清冷,高傲而不可及。
挽月輕拈琴弦,玉指輕輕撥動,一連串的琴音緩緩流淌,聲音宛然動聽,有如天籟之音,清幽高雅。眾人都聽得如癡如醉,一曲【閑月】罷了,驚豔四座。挽月起身,臻首微垂,算是施禮了。
下一個出場的是碧月樓的青蘿姑娘,隻見她跪坐在蒲團上,手抱琵琶,透過帷幔依稀看她容貌清麗,猶如北方佳人,絕世而獨立。素手緩緩撥動琴弦,一曲【高山流水】悄然想起,琴音婉轉,沁人心脾。微風撫過,腮邊兩縷發絲隨風輕柔拂麵,淡掃娥眉眼含春,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豔若滴,如江南春水般細膩美好,因那帷幔,更給人美人如花隔雲端之感。一曲終,佳人起身,緩緩地向眾人施禮,不勝柔弱,惹人憐惜。雖琴音不如挽月,但小女兒家的嬌態也使她大受歡迎。而那挽月琴音高超,樣貌也不輸於青蘿,孤高清傲也使男人們趨之若狂。二人都有長處,羽墨在心中暗暗比較。
那主持人再次登台說道,“挽月姑娘和青蘿姑娘都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女,並不輸於名門閨秀,於剛剛的琴音大家就可以看出。下麵請珞王爺和上官少主選出第一局勝出者!”
那主持人話音剛落,眾人就都看想珞王和上官淩歌,自然也包括羽墨。李珞噙著笑,別有一番瀟灑,這是羽墨第一次看見他笑,笑的這麼----這麼的-----
隻聽趙珞說道:“我和上官少主商量了一下,青蘿姑娘琵琶聲雖悠揚高遠,但挽月姑娘的琴音更加猶如天籟,意境更加高遠,所以第一場勝出著是-----挽月姑娘。”
這一宣布,有的人為挽月姑娘呐喊慶祝,有為青蘿姑娘不值的,也有的不慌不喜的,誰的粉絲也不是的,總之台下議論紛紛,熱鬧的很。
羽墨從紗幔的縫隙中可以看見那青蘿姑娘十指緊緊抓住絹帕,貝齒輕輕咬住下唇,分明是不甘。而挽月透過珠簾也看見了這幅景象,心中暗暗得意,想她八歲就被賣進青樓,從小為了學琴吃盡了苦頭,彈得不好,便要關起來,不能吃飯,甚至遭受毒打。所以她立誌要成為人上人,她為了成為倚蘭苑頭牌,耍盡了心機。終於,她成功了。她絕對不會讓任何人擋住她的路。
第二局比試的是作詩,以花為中心。這局不如上局,看似簡單,實則是個難題。這就考了兩位姑娘的才情是否當得起花魁之名,畢竟花魁必是才貌雙的。
這一局又是從挽月姑娘開始的,隻見挽月眼波流轉,頓時有了計較,:“挽月向來喜歡蓮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挽月以畫蓮為題,作一首詩,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台下一片叫好聲此起比伏。挽月輕啟朱唇,輕輕念道:“朱顏碧墨放池畔 ,舞袖揮毫對玉蓮 ,盡態極妍宛若生,一脈幽香把君難。”
羽墨不禁也為挽月叫好,當然羽墨誇的是她的心計。青樓女子再是潔身自好也難免不被人歧視,她那句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恰巧訴出了青樓女子的辛酸,怎讓人不憐惜她呢!那挽月琴曲一絕,沒想到詩作的也這麼細膩唯美,堪稱佳作。又怎會讓人對她沒有愛慕之心呢?!
挽月在一片叫好聲背脊挺直的微微點點頭,好像那株蓮花就是她的化身一樣。
趙珞在一旁飲茶,還是一身玄衣,錦帶束腰,宛如一塊無瑕美玉熔鑄而成玉人,即使靜靜地站在那裏,也是豐姿奇秀,神韻獨超,給人一種高貴清華感覺,他絲毫沒理會這些女人對他花癡的目光。上官淩歌倒是忙的很,左一個秋波,又一個飛吻,忙的不亦樂乎。羽墨無語。
這時,人群後又熱鬧了起來,羽墨循聲望去,原來是有擠了進來幾人,近了一看,卻沒想到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