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莊色變

關注

作者:黃靈

“家中有人做高官,其人黑道還沾邊。敲詐勒索又索賄,莊濤堪比魏忠賢。”這首在民間流傳的打油詩,說的就是本案的主角,上海市閔行區愛博菜市場場長莊濤。一個利用與市場攤販簽訂合同,並監管相關經營活動的國家工作人員,竟然成了欺行霸市的“主角”,令坊間出現了“談莊色變”的流言……

線索:舉報信裏的打油詩

2013年5月,上海市閔行區新虹檢察室和反貪部門,同時接到了反映莊濤受賄的舉報信。但是,除了一首打油詩以及充滿憤恨的言語,信中並沒有提供實質性的線索。

那麼,莊濤是何許人?他究竟做了什麼,令市場商戶“談莊色變”呢?基於本案線索模糊,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反貪部門立即啟動了相應的協作機製,派員深入新虹檢察室,從基層派出所、街道信訪部門、社區群眾等多渠道了解情況,並得知:莊濤為安徽人士,34歲,案發前任愛博菜市場場長。他曾多次宣稱自己的父母在當地有顯赫勢力。由於工作方式簡單粗暴,在市場管理中與攤販發生衝突,被人持刀捅傷。此外,莊濤生活奢靡,經常與朋友出入高檔場所,大吃大喝;由他主管的愛博菜市場,菜價居高不下,居民意見很大,因而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因其欺行霸市的行為,坊間傳言該人身長一米八、頸吊粗金鏈、左右臂膀紋有青龍和白虎,儼然是一副黑社會老大的嘴臉……

反貪部門根據線索,隨即進行了全麵審核、精細研判,發現莊濤與傳統案件中的受賄人形象差異很大,於是決定根據其涉黑涉暴行為表現,製訂了“外鬆內緊,外部獲取信息,內部挖掘情報”的初查方案。一方麵把工作重點放在與莊濤有密切聯係的攤販身上,物建耳目,進一步明確行賄人範圍;另一方麵辦案人員喬裝打扮成買菜居民,直接麵對商戶攤販,逐一摸清重點攤販的情況。通過細致的取證工作和政策教育,反貪部門終於從數名攤販身上獲取了莊濤在攤位調整、合同續簽過程中收受賄賂的穩定證據。其中,一個雜貨攤販提供的手寫賬本,清晰記錄了莊濤在一年多時間內,從該攤主處“拿”走的每一件商品,這成為偵查人員迫使犯罪嫌疑人露出破綻的審訊利器。

布局:掌握線索,製定突破口

根據調查,辦案人員了解到,莊濤為上海新虹農貿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愛博菜市場場長,曾在北京武警一總隊服役、退役後擔任西郊花園保安主管,曾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和中央黨校法律係。這一係列看似光鮮的履曆,似乎和打油詩裏的人物形象相去甚遠。

在掌握了一定線索後,反貪部門確定了一係列的初查方向與突破口:比如,查清被舉報人莊濤職責範圍,對於合同簽訂、攤位費增加等事項是否具有管理權、決定權;核實愛博菜市場商戶舉報內容,如具體日期、金額等。

反貪人員發現愛博菜市場的攤位費在莊濤擔任場長期間增幅較大,且增加的費用具有隨意性。這一切都在說明莊濤在對於菜市場攤位費收租上存在權力尋租的可能性……

案情直擊:螺螄殼裏做“道場”

通過縝密初查,反貪人員掌握了相關證據,僅僅用了幾個小時,就突破了這個被坊間傳為黑惡勢力並熟悉掌握法律知識的國家工作人員的心理防線:

2011年5月,莊濤上任菜市場場長一職,全麵負責市場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包括代表航華公司與市場攤販簽訂攤位租賃合同、收取租金並對攤販的日常活動進行監管等。

2011年5月,商戶任某從事活禽宰殺生意,因政策不允許將被相關部門取締。任某得知後托另一商戶管某找到莊濤。莊濤考慮到自己剛剛擔任場長,不敢收好處費,加上市場禁止活禽宰殺生意有相關政策規定,在這件事上他沒有決定權,便提出讓任將業務轉為雜貨生意。為了表示答謝,年底時,管某來到莊的辦公室,將2萬現金送了過來。莊濤與之客氣一下,便收下了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