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吉結婚前他們家六姊妹,他的姐姐勤薇已經出嫁到秋火坪的李家,仕吉排行老二,下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一家七口住的是一幢三列兩間的木瓦房:有一間正房和堂屋;正房的右邊搭的是一間柴房,堂屋的左邊搭的是一間灶房;正房一分為四,三間臥房和一間糧倉房,糧倉房除放了一糧倉外就是通往三間臥房的通道。仕吉分得的是一間臥房和正房右邊的柴房,他二弟分得的是堂屋,三弟分得的是糧倉屋和一間臥房,四弟分得的是一間臥房和堂屋左邊的灶房。
仕吉分家後,把分得的柴房整理出來一分為二,用一半做灶房;為了進出方便將臥房的門改在灶房旁,組成他們自己的新家庭開始了們的新生活。一家三口雖然清貧,但還算過得快樂。分家後第三年,仕吉的二姑娘詠春也出世。仕吉享受著當父親的喜悅的同時肩上的擔子也加重了一層,但是夫妻倆非常恩愛。
一家四口在仕吉的努力下,日子雖然不算富裕,但還算幸福,他白天出工掙工分,晚上回家吃了飯和妻子一起把兩個姑娘哄睡了去耕耘自家的自留地和開墾的荒地。仕吉和陳鳳經過了六年的努力,日子也一天天的好了起來,可是幸福的日子並不久。
那天是仕吉結婚六周年紀念日,也是詠春四歲生日。天氣格外晴朗,大地萬物複蘇,充滿朝氣,享受著春天的雨露和陽光,展示著對這個家庭的祝福。這似乎是上天最後一天留給仕吉年僅四十五歲的父親唯一的禮物,正午天空突然烏雲密布,地麵狂風大作,肆無忌憚底吞食著大地萬物,一陣大樹被風折斷、風沙和瓦礫撞擊房屋等的夾雜聲隨著一聲雷鳴轟來了傾盆暴雨。仕吉和陳鳳在家正準備著慶祝那一美好日子,突然“爸...”、“他爸....”的豪哭聲從隔壁傳來,把仕吉從喜悅裏拉到了極度悲痛中。
他飛跑到隔壁:“爸..爸..嗚嗚..你不是最疼愛你的二孫女嗎?你不是說要給她過生日的嗎?”全家人哭成一片,都陷入了悲痛中。
仕吉的父親在年前就被檢查出得了當時是無法醫治的肝硬化,全家人都知道得了這種病就沒有活過一年的,但沒想到來得那麼突然。仕吉的父親也知道那這種病,雖然能吃能睡,還能下地幹活、出工,但自己活不了一年。那一天是詠春的生日,正好也是仕吉和陳鳳的結婚六周年紀念日,仕吉的四弟仕意的生日比詠春要晚兩天,所以全家就商量後決定在那一天給仕意和詠春過生日,滿足何德生要好好為他最疼愛的二孫女和他小兒子仕意過生日的心願。
長兄如父。身為長子的仕吉雖然分家成立了自己的新家已經五六年了,但他還是承擔起了為父親辦理喪是的事情。雖然全家人都還沉浸在悲痛中,但人死不能複生,喪事還要辦,日子還要過。於是仕吉壓抑著悲痛和他的母親鄭先芬商量父親的喪事,最終根據家庭並不富裕和弟妹還小的情況,仕吉給父親隻做了三天的道場。
喪事辦完,親戚和左鄰右舍都走了,全家人表麵上似乎都恢複了平靜。可是仕吉更加心事重重:“母親身體不好、弟妹還小,父親這麼早就拋下兄弟姐妹而去,我該怎麼辦?雖然已經分家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我是長兄,難道我就眼看著身體不好的母親來支撐這個家嗎?良心能安嗎?在九泉下的父親會原諒我嗎?兄弟姐妹會原諒我嗎?不能;如果我來承擔這一切,陳鳳同意嗎?不,長兄如父,既然爸不在了,再艱難我也應該承擔起這一切。就這麼定了,找個機會和陳鳳商量,把我們搬回去繼續和兄弟姐妹生活,和母親一起把他們撫養成人的想法告訴她。”
半年過去了,一天,仕吉終於找到你恰當的機會對陳鳳說:“鳳,現在爸爸不在了,兄弟姐妹還小,媽媽身體又不好…”陳鳳打斷他的話說:“你拿主意吧,我聽你的。”仕吉心裏特高興。他高興的是陳鳳識大體、同情達理:“那我就拿主意嘍,我們搬回去生活吧。”陳鳳給予仕吉肯定和讚許的眼光:“好呀,我沒意見,就按你的辦吧。爸不在了,你這個長子當然應該承擔起撫養弟妹們的責任,直到他們成家。”
就這樣仕吉挑起了一家九口人生活的重擔,生活十分艱難。這一年,陳鳳又壞上了第三個孩子,肚子一天天長大,不能出工了,隻能在家裏勉強做一些家務。仕吉每天早出晚歸,吃了晚飯還要和母親、二妹去自留地幹活,根本沒時間去照顧陳鳳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