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闖蕩江湖 第一節實現理想的戰場(1 / 2)

他們四人到學校辦理好派遣手續後於1999年7月1日坐火車到設立在黔南州福泉縣馬場坪鎮的金果園鉀肥有限責任公司去報到。

馬場坪是一個小鎮,既沒有象黃山、喜馬拉雅山高聳入雲的磅礴氣勢點綴,也沒有如三國演義裏所歌唱的“滾滾長江東勢水、浪花濤盡英雄”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觀景象修飾,唯有忽隱忽現的丘壑隱藏於這塊非一望無涯的小平原上,但這裏東西南北的鐵路、高速公路(在建)縱橫交錯,上連貴定、龍裏、貴州省會城市—貴陽,下接黔南州州政府的所在地—都勻市以及荔波縣、廣西桂林;東連黔東南的麻江縣以及黔東南州州政府所在地—凱裏市,西接福泉縣(市)和黔西南州的甕安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要塞之地,素有“小香港”之稱。擁有占地15萬畝的工業園區、上下職工6萬多人的全國最大、世界第四大的磷礦集團和磷肥化工集團駐紮於此,使得原本聚居著很多流動人口、外來長住人口的馬場坪車水馬龍、人潮如流,熱鬧非凡,也使得這裏原本活躍的小吃、歌廳、夜總會、按摩院、紅色地帶如春筍般一夜徒增,形成了福泉縣的又一特色經濟產業。這裏的小吃—炒螺絲素有“聞香下馬”的美譽,色味鮮美純正、百裏飄香,聞之其味無不使人唾涎三尺。無論是四麵八方的過客還是左鄰右舍的官商都會聞香趕來,或逗留或小住,除了享受“炒螺絲”的美味之外,還特意美其名曰“偶爾放鬆放鬆自己,以求緩解工作或事業帶給的壓力”地享受一番“特色經濟”帶給的所謂快樂。也正因這兩大經濟帶給福泉的經濟增長,使得福泉榮登黔南首個縣級市的寶座。

當他們還沒有到站之前,由10個身穿禮儀服飾、肩挎金果園鉀肥有限責任公司授帶的標致可人的小姐和幾位公司領導以及公司請來接他們的鑼鼓隊所組成的迎接新員工的隊伍已經等候在車站的出口。他們四個人走出出站口,對出現在眼前場景感到好奇,當他們知道這一浩浩蕩蕩的隊伍是迎接他們的時,深感“受寵若驚”。他們以及公司在其他學校招聘的10個人在鑼鼓隊、禮儀隊以及經領導的迎接下向公司方向步行。一路鑼鼓喧天,不比傳統的迎親隊伍的熱鬧勁遜色,這似乎有點招蜂引蝶的味道,引來了無數看客和博得無數好奇的目光。剛開始這些看客不明所以,還以為又是政府迎接哪裏來的考察財團,當看到禮儀小姐身上的授帶和他們手上舉著的“歡迎新員工”的牌子時,便知道其究竟了。

到了公司門口,早已候在那裏的其他同事幫他們把行李拿到公司,禮儀小姐按照公司的要求直接把他們帶到了公司長期包下用來接待領導、新入職員工、合作夥伴、政府領導的酒店。

當天晚上公司安排了宴席迎接他們新到的14位員工。在飯桌上李峰說公司有一個不成文的酒文化,進入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會喝酒。表麵上是為了迎接新員工,實際是通過宴請新員工了解每一個新員工的酒量,這一關直接決定你的工作崗位安排和定位。這對很少喝酒的何琳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他不得不喝,三杯下肚便不知道東南西北了,根本不知道他生平第一次入住的酒店什麼樣子、門是橫開還是順開的,直到第二天公司的老員工給新到的人員把床鋪安排好後到酒店接他們回公司時他仍然昏昏沉沉不明所以。他這樣的“海量”當然不會被公司的某些職位所青睞。

一大清早他們就被接到了公司。公司的辦公大樓並非是大集團的工業園區,也不是大都市的高檔寫字樓,而是租用當地的庭院式民房,總計是五層樓。第一層是庫房;第二層是會議室和員工活動室,活動室裏有一張乒乓球桌和一張台球桌;第三層是辦公室,一共五間,分別是財務室、行政辦公室、企劃辦公室、業務室和接待室;第四層是女員工宿舍,第五層是男員工宿舍。正樓的旁邊還有一棟三層高的副樓,第一層是公司食堂(廚房和飯廳),住守公司的行政人員每天早、中、晚都會和公司領導在這裏“用膳”;第二層是老總(也就是李峰)辦公室、總經理秘書室以及重要會客室;第三層是老總和總經理秘書的臥室。

何琳進入公司報到的第三天,公司開始了針對所有員工為期15天的軍訓和簡單的培訓:對公司的背景、公司的規章製度、營銷政策、市場推廣方案、公司未來發展方向、企業文化、產品知識及生產工藝等內容進行了培訓。最後一天的培訓內容是到位於牛場鎮一山溝裏的工廠實地了解生產工藝和生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