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手起刀落,隻留下滿地鮮血。枝頭上的烏鴉便紛紛落了下來,享受著幾十具鮮嫩的美餐和那具無頭屍體… …
新啟城——大炎宮
“啟稟陛下,據納千河城來報,十日前今川家的崀山城被海人攻陷,今川元輝被部下楊威殺死。”
“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明智光信說。
“沒錯!先是鬆平家被部下李華龍消滅,現在又是今川家被消滅。看來國家複興有望了!”內公令喜澤澗欣喜地說。
“聖皇陛下應該擇日出兵,早日平定北方內亂,實現先帝的遺願!”大公令林人知也說。
下麵的公卿們紛紛稱是,而羽柴氏忠卻沉默不語。黑田康見苗頭不對,於是用力咳嗽幾聲,公卿們倒也明白了意思,便都靜默了下來。
羽柴氏忠冷冷地說:“都退下吧!”
公卿們都遵令退下了,黑田康轉過側內宮跟到羽柴氏忠身旁問:“方才公卿們想請聖皇陛下出兵,是否… …”
“朕何嚐不想早日複興我羽柴家,”羽柴氏忠扶這欄杆說,“眼下情況你不是看不懂,先帝雖然廢除了名侯製,但是各位將軍的權力卻與日俱增。久石正和北條信康整日不和,幾乎到了刀光相見的地步。啟野次郎和神風東藏則不管不問,似乎更是希望二人打起來,他們好從中漁利一把。這個矛盾不除,出兵也隻是空傷財力、人力。”
黑田康思索了一會兒說:“那麼陛下最看好哪位將軍呢?”
羽柴氏忠疑惑地看著他:“此話怎講?”
黑田康說:“既然無法以朝廷的力量從中調停,那為什麼不利用將軍的力量去調節呢?”
“說下去!”
“我們可以先把一名實力較強的將軍拉攏過來,然後用他的力量去壓製其他將軍,使他們相互遏製,然後朝廷再親自出麵收回大權。”
“難不成你心中有了人選?”羽柴氏忠問。
“神風家對朝廷一直很忠心,隻不過這些年來其他將軍的實力擴展太快,他們怕被吞並所以才日漸脫離朝廷控製。如果此時能將他們拉回來,北伐還是大有希望的。”黑田康說。
“朝廷的衛戍軍有多少人?”羽柴氏忠問。
“約三萬人,均由近衛大將石田生麻呂統領。”黑田康說。
“石田生麻呂,他比他父親石田宗鶴厲害多了!不如讓他和神風東藏綁在一起,分一萬人給神風東藏,同時讓石田生麻呂兼任神風東藏的從將軍。怎麼樣?”
“聖皇英明!這樣一來,不僅能將神風家拉攏過來,還能監視其一舉一動,真是一舉兩得呀!”
詔書次日便下了出去,神風東藏心裏既喜又憂,喜的是自己實力大增,並且得到了朝廷的支持;憂的是其他三位將軍日後會聯合對付自己。北條信康和久石正雖然心中不滿,但在公卿和聖皇麵前也不敢太過放肆。
啟野次郎一直呆在府邸內書寫、閱讀,以作消遣。感覺到朝廷有拉攏神風家的舉動後,立馬給北條信康寫了封信。當日晚上,北條信康的馬車便到了啟野次郎的府邸門口。
“將軍,源世大將軍來了。”
啟野次郎放下手中的毛筆,讓仆人將北條信康帶去偏房,自己收拾收拾也過去了。一見麵,二人相互行了禮,啟野次郎說:“雖然我有些日子沒去朝見聖皇,也沒跟公卿們有過來往了,但是我感覺到朝廷想拉攏神風家,不知是不是我出了什麼錯覺。或是… …”
“不,啟野君,你的感覺很對。朝廷剛剛給了神風東藏一萬多人馬,還讓近衛大將石田生麻呂兼任了神風東藏的從將軍,這足以說明朝廷站在了神風家這邊。現在久石正對此也是十分敏感,不知道朝廷下一步會有什麼打算。”北條信康說。
“神風家一直與朝廷的關係不錯,隻是南下的這些年裏顯得冷淡了許多。可是突然一下就走得那麼近,是不是朝廷想借神風家的手收拾誰?”啟野次郎疑惑道。
“我們三大武家的勢力掌控了大半個紫炎帝國,他神風東藏就一雙手,能囂張哪裏去?”北條信康瞥了瞥嘴說,“要是真的逼急了,我們三大武家一聯合,神風東藏一個人能擋得住嗎?”
“怕就怕還不等我們察覺,朝廷就動手了!”啟野次郎神色凝重,“北條將軍與久石正有矛盾這是大家看在眼裏的,不過當下形勢有所變化,還請北條將軍以三大武家的利益做考慮,暫時不和久石正衝突。”
北條信康猶豫了一會兒說:“這個我可以考慮,但是要想不發生衝突,他久石正必須先把新平多出來的五千人馬撤走!”
新平城——紫炎帝國南部最大的糧倉,由於地處北條家和久石家勢力的交界處,北條家和久石家對這地方一直爭執不休。當初羽柴氏康南下,北條家出兵接應了羽柴氏康,並想借此機會得到朝廷的支持。而久石家一直控製著新平,這讓北條家痛苦不堪。
羽柴氏康了解了情況後,便同時叫來了久石正和北條信康,通過朝廷的壓力調停兩家。於是便將新平一分為二,兩家各駐守五千軍,各派一名守備長。當時兩家是都同意了,但是兩年前久石正突然派重兵強行驅逐了北條信康的守備軍,將新平城占為己有。北條信康心中窩火,也抽調三萬大軍駐紮在新平城的周圍。
啟野次郎聽後搖搖頭說:“新平城是個死局,北條將軍你如果不能及時抽身出來,可能會更加受損。”
北條信康說:“可是他久石正強行驅逐了我的人,這使我北條家的顏麵受損,如果不能挽回顏麵,那我以後如何麵對我忠心的家臣?”
啟野次郎說:“朝廷也許想著手收拾我們了,如果你此時與久石正衝突起來,不正是給了朝廷機會嗎?為什麼不以計還計呢?”
“此話怎講?”
“朝廷想收拾我們,雖然我們不能收拾朝廷,但是我們能收拾神風東藏。”啟野次郎坐到北條信康身旁說,“北條將軍暫時先讓出新平城,讓久石正吃著便宜虧著理。我們先有意向朝廷靠攏,孤立久石正。然後再想辦法挑起神風東藏和久石正的矛盾,神風東藏有朝廷的支持,當然出師有名。等二人鬥得差不多時,咱們再從中漁利!”
“聽君一言,如春雷醒夢!”
北條信康告辭了啟野次郎,五日後便陸續撤走了新平周圍的大軍。久石正聽聞北條信康扯走了大軍,一時間摸不透北條信康的心思,便在北條信康完全撤軍後的第三日,又增並三千人到了新平城。
羽柴氏忠正思索著與神風家的進一步計劃時,黑田康突然小跑著來到羽柴氏忠的麵前:“恭喜聖皇陛下!北條信康… …”
黑田康喘著氣,一把老骨頭從和太宮門跑到內宮不容易!
“慢慢說,怎麼回事?”
黑田康深吸了一口氣說:“北條信康將駐紮在新平城周圍的三萬大軍撤走了!”
“撤走了?”羽柴氏忠疑惑道,“莫非神風家的壯大讓他感到不安了?”
“臣想是的!處於自己家族的利益,北條信康暫時做出退步也是可以理解的。”黑田康說。
“久石正是什麼舉動呢?”羽柴氏忠問。
“久石正好像又增加了新平的兵力。”
“啟野次郎呢?”
“啟野次郎一直都沒有動作,似乎消失了一樣!”
羽柴氏忠閉眼默念了幾句,然後對黑田康說:“讓大納言白鹿俊上去試探一下久石正,看看他對朝廷到底是什麼態度。”
黑田康應聲告退,立馬讓詔令官所的人去通信。白鹿俊上得了詔令後簡單收拾了一下,次日便出發去了中板城的久石正的軍營。在守衛的帶領下來到久石正的大帳裏,環顧四周,這帳內的擺設到更像是久石正的私人住所一般。正座位的右邊擺放著久石家的祖傳大正太刀,左邊掛著久石正的黑色鎧甲,兩旁都懸著久石正自己書寫的字。
“朝廷上使駕到,有失遠迎啊!”白鹿俊上回頭一看,久石正穿著便服走了進來。
“東呈大將軍別來無恙啊!”
“有聖皇陛下的光輝照耀,我當然安好了,”久石正請白鹿俊上坐下,“不知上使來到我的軍營是否有聖皇的詔令?”
“不,聖皇陛下關心大將軍閣下,所以托下官來看看。”白鹿俊上恭敬地說。
“煩勞聖皇陛下掛心了!”
“其實此次前來還有一事相問… …”白鹿俊上清了清嗓子說,“關於將軍與北條家的矛盾,大家都看在眼裏。北條家既然已經退兵了,為什麼將軍閣下還要繼續增兵新平城,這難道不怕人說將軍有故意製造衝突之嫌嗎?”
久石正搓了搓額頭說:“我之所以又加了三千人過去,是因為新平城周圍的散人(強盜、土匪)太多。閣下也是知道的,新平是南部最大的糧倉,經常會有土匪襲擾四周的百姓,所以為了能更好的治理新平城,我才會出此下策。至於估計製造衝突一說,實屬子虛烏有!”
“既然這樣,我一定會如實稟告聖皇的,”白鹿俊上起身讓從人抬來兩個箱子道,“那麼在下就先告辭了,這些是聖皇送給大將軍閣下的禮物。”
“承蒙聖皇陛下厚愛!上使慢走!”
白鹿俊上回去向羽柴氏忠複了命,羽柴氏忠轉手就讓神風東藏出手接管了東平。東平離久石正控製的小南都很近,久石正聽聞這個消息後,立馬讓手下大將風花誌乃帶了八千人去了小南都。
羽柴氏忠見久石正如此動作,心中不禁偷笑起來。黑田康笑了笑說:“久石正真是沒腦子,他父親辛苦經營卻留給這麼個蠢貨。”
“啟野次郎不出麵了,嗯… …”羽柴氏忠心中尋思著,“下詔:為加強近衛軍的衛戍力量,鞏固皇畿穩定。朕與公卿商議決定,各城國守削原城守備軍之三成統歸朝廷轄管。另著東朝大將軍神風東藏及從將軍石田生麻呂負責統收,權行朝廷使命,各城見東朝大將軍及從將軍均視為朝廷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