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漢末奇冤陳耽之死(2 / 3)

袁隗聞言知道自己這次又猜對了劉宏的心思,心中大定,愈加有底氣道:“臣以為沒有任何不妥,如果陛下實在擔憂,臣有一策,保管冀州之地萬無一失。”劉宏聞言遂道:“太傅有何良策速速道來。”袁隗微微一笑道:“冀州之所以成為賊人張角的大本營,全因為冀州官員不智,臣舉薦黃埔中郎為新任冀州刺史,徹底清洗改變冀州官場,如此一來,黃巾流匪絕無姑息之地,不日即不攻自破。”

劉宏聽到袁隗繞了一個大圈,結果還是回到了舉薦袁氏親近的士族上位,眉頭不由一皺。心中更是拿不定主意,目光轉向一旁的張讓,張讓與劉宏心意相通,自然明白劉宏的意思,微微搖了搖頭,示意劉宏先和下稀泥,拖一拖。劉宏心想確然如此,自己可以不急著做決定,等回到後宮想好對策後再說。隨即道:“此事容後再議,眾卿如無其它事情暫且退朝。”

皇帝陛下金口已開,文武百官自然無人敢反對,紛紛魚貫而出德陽殿,臨走時,陳耽的眼神差點殺了周異、張溫等人,至於曹操,陳耽有自知自明,曹氏惹不起,他可不敢在曹操麵前耀武揚威,要知道曹操身為小小廷尉的時候就敢棒殺中常侍塞碩的親叔叔,結果毫發無損。

卻說劉宏帶著張讓等常侍返回西園,揮手讓伺候的宮女們盡數離去,這才對身邊的張讓、趙忠、呂強道:“大殿之事汝等皆以清楚,汝等有何看法?盡管直言。”

張讓聞言連忙道:“陛下,恕微臣直言,這就是一個圈套,據某知,那陳耽自被陛下免去司空一職後,一直對陛下有所不滿,與袁氏走得相當近乎。袁術失職,丟了財物,走了人犯,袁氏這才無中生有找出一個衛將軍葉歡可有可無的罪狀來轉移陛下的視線。”

趙忠聞言也道:“陛下,微臣讚同張大人之言。這完全就是袁氏設下的一個圈套,故意擾亂陛下的思維。衛將軍葉歡對陛下的忠心是世人皆知,剿滅反賊保吾大漢江山社稷就是最好的證明,無需過多言語。那陳耽實在該殺,可以說是自作孽不可活,他現在已經激起眾怒,而且不殺他,衛將軍知道此事後心裏必然有所氣憤,這陛下日後還要重用於他,豈不是……”

趙忠說到此故意停下話語不說,可言下之意誰都明白。劉宏雖然最是依賴張讓趙忠,可是朝堂大事他更信賴有著長遠眼光的呂強。張讓、趙忠一個勁的替葉歡說話,劉宏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十常侍大部分都是洛南傳世漢釀黃金酒業的股東,可以說是利益捆綁。劉宏把眼光轉向呂強。

呂強略一沉思便道:“陛下,其實某讚同袁太傅之言。衛將軍既然是陛下對付別人的一把利刃,那麼這利刃就必須在陛下的掌控之中,這樣將來才不可能傷己。陳耽確然該死,不僅是為了收衛將軍的心,同時也是為了警告那些投降袁氏的人。不過卻不能讓他死於諫言衛將軍一事之上,那樣太過於欲蓋彌彰。”

次日,大漢朝尚書台連發幾道聖旨:其一、召破擄校尉袁術即可返回洛陽,交由廷尉審查戰俘遭劫一案,發布海捕公文,緝拿冒充皇室宗親劉玄德歸案,懸賞萬金。其二,黃巾反賊,逆天行事,妄圖竊取神器,終遭王師所破,實乃普天同慶之大事。朕自當犒賞三軍,封賞所有有功將士,著令北軍五營,南軍五營,洛南衛將軍府本部接旨即可拔營返回洛陽接受封賞。其三、冀州匪患甚為嚴重,朕深感心痛,著令中郎將黃埔嵩升任冀州刺史一職,全力恢複冀州之民生,就地招納士卒,整軍備戰剿滅所有冀州境內的黃巾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