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那麼年輕就沒有了,好可惜。
而闞澤楓呢,心裏則是五味雜陳……
他沒想到之前的那麼一個簡潔明了的結局,中間竟包含著這麼多的曲折離奇。
真的太意外了。
如果編成劇本都能拍出一部情感倫理類的電視劇。
“當時媛媛小,她才一歲,可是你已經都八歲了,而且又聰穎過人,你爸爸擔心你會對我有所察覺,於是就把你送去了國外姑姑家……就是這麼一件事,我真不願去回憶,會很痛苦……可記憶裏妹妹死在我的麵前那一幕,就好像夢魘一般存在於我的人生裏,揮散不去,然後就是失眠……我真不想她死的,沒想到妹妹的生命這麼脆弱,可是……”
傅雲笙越說,她的情緒越激動,最後她就哽咽著說不下去了。
身邊的媛媛急忙拿紙巾給傅雲笙擦眼淚,輕聲安慰她。
“媽媽,您就別再難過了,我們都不怪您啊。”
因為媛媛從小是傅雲笙一手帶大的,感情自是不同,她相信了並為媽媽感到心疼,這兩個女人都是她的媽媽,一個是生她的媽媽,一個是養她的媽媽。
“好了,你不要再說了,我暫不說你這番話的真假,哪怕是編的,你編的也挺合理合情的。”
闞澤楓也出聲打斷了傅雲笙。
他愛過,也知道愛到情深的兩個人,就是很難控製住的想在一起。
也許他們地點的選擇是敏感了些,可是為什麼要在家裏呢?
如果是在不會被人撞見的其他場合裏,也許就什麼都不會發生了。
媽媽也許還活著,但是婚姻狀態也許會有改變,十之八九會離婚。
然而,假設傅雲笙。
剛才說的這些情節都是真的,可以說她沒有什麼錯,沒有,至少大錯沒有。
但是就如傅雲笙之前所講的。
這些情節沒有證據,都是她的一家之言,根本就沒辦法驗證其真假。
“澤楓,我說了這麼多……你難道還是不相信我嗎?”
傅雲笙的聲音有些顫抖。
“我也沒說不信,這麼說吧,如果在我發現你身份的同時,你馬上就給我這個解釋,我也許會信,畢竟想要編出來這麼一個相對複雜的情節也是需要一些腦洞和時間的,可是這個遲到的解釋過去多久了?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吧?”
闞澤楓於理智和情感上,還是理智占了些上風,他還是謹慎的選擇了不去相信。
但是,闞澤楓對傅雲笙的態度還是軟化了。
“可我就是因為說出來沒人信,所以才沒說的,而且這件事情說出來,還影響到你媽媽的……聲譽,如果今天不是為了要和你解除誤會,能夠順利地見到寶寶,我還是不會說的。”
傅雲笙的內心有自己堅持,這麼多年的委屈都受了,她不在乎再守口如瓶。
“我闞澤楓不是一個無情的人,不管怎麼說,你是我媽媽一母同胞的姐妹,也就是我的姨媽,姨媽看外孫子也是人情,本來我是不應該和您談什麼條件的,但無疑——這是一個好辦法。”
闞澤楓說到這裏,他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