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可謂是將清明時節的景致描寫的淋漓盡致。
但是如今的清明,明朝末年,小冰河時時期的氣候,卻是看不到蒙蒙的細雨,也看不到酒家所在。
淩雲一行人,頂著炎炎的烈日,經過了數日的奔波,終於踏上了山東登州地界,官道上偶爾會有幾個山東大漢走過,隻是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淩雲一行人。
這年月,天下的百姓生活本就困苦不堪,除了那些達官貴人,豪門士紳,商賈,身穿綾羅綢緞,騎著高頭大馬,普通人粗布衣裳都是布丁上打滿了補丁。
可是,猛然間淩雲一行九人,各個衣著華麗,胯下馬更是上好的戰馬,自然是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時至正午,酒家卻是不曾有,但是官道旁卻是有一家小茶鋪。
淩雲漸漸的放緩了戰馬,等眾人都趕上來後,淩雲問張貴道:“落弟兄,此處離你的家鄉還有多遠?”
張貴向著官道放眼望去,略微的沉思片刻道:“大人,此處離學生的家還有三十餘裏的路程,若是快馬加鞭,估計用不了一個時辰便可到達。”
聽完了張貴的話,淩雲點了點頭道:“嗯!此時日頭正勝,而且人受得了馬匹也受不了,我們暫時先在小茶鋪休息片刻,吃些茶水,等稍微涼快點再走。”
張貴對著淩雲一抱拳道:“一切聽憑大人安排!”
淩雲等人一來到茶鋪前,剛剛翻鞍下馬,茶博士就迎上前,笑的隻見眉毛不見眼睛道:“幾位爺,你裏邊請,小人這裏有上好的馬料和茶水點心......”
幾人微微一笑,便將手中的馬韁交給了茶博士,昂首闊步走進了小茶鋪。
掌櫃見來了客人,連忙上前道:“幾位爺,想喝點什麼茶?吃點什麼點心?”
淩雲找了一張桌子坐下道:“茶水要雨前龍井,點心撿好的上,給馬匹喂些上好的草料,銀錢不會少你一分。”
“好嘞!爺您稍等......”
在小茶鋪填飽肚子,喂好馬匹,直到夕陽西下,一行人才來到了張貴的家鄉。
站在村莊口,淩雲放眼望去,隻見小村莊大約有百十戶人,一座座的茅草房,早已是破爛不堪,屋頂的茅草早已腐朽發黑,上麵長滿了青苔,村口立著一個木製指示牌,上書:張家村。
此刻的張貴,可謂是歸心似箭,越是靠近家門,越是覺得腳步沉重,一別三年,眼前的村莊依舊是那麼的熟悉,睹物思人,仿佛那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自己的眼前。
雖說坐了數日的船,剛上岸就是馬不停蹄,快馬加鞭的趕到了家裏,但是,此時的張貴卻是沒有一絲的疲乏,抬頭挺胸高闊步向著村莊走去,全然忘記了身後還有淩雲等人。
時至黃昏,小村莊已經升了炊煙,大槐樹下,一個籬笆小院,院落雖然不大,但收拾的卻是非常的幹淨,兩間茅草房也是破舊不堪。
小屋中一縷縷的炊煙從屋中的窗戶冒出,屋裏傳來一個女兒咳嗽的聲音。
“咳咳咳......”
濃濃的炊煙,嗆得屋中之人連連的咳嗽不已。
張貴走到窗前,透過窗戶望去,隻見一個二十來歲的婦女,身穿粗布衣裙,烏黑的秀發被一根木簪束起,一手拿著鍋蓋,一手拿著勺子,來回得在鍋裏翻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