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原來是此人(1 / 1)

那卜天宗祖師看雲蕤仔細聽著就道:“封神之戰以前你們巫族一直是天地間最活躍的一族,對封神之戰以前的事情應該比我知道的多,我就從封神之戰後說起吧。封神之戰可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封神之戰讓原本在深山修煉的修士紛紛出山,其中有許多都開宗力派,傳下了道統,現在的門派八成都是那個時候的修士傳下的道統。

再說佛門,佛門的前身乃是西方教,接引道人在封神之後將西方教改為佛門,自稱阿彌駝佛,才有佛門的。封神一戰中道門內鬥,死傷無數,截教死傷超過八成,闡教也不好過,十二金仙全部修為被廢,而且副教主燃燈道人帶著懼留孫、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與慈航道人轉世之後,再修金身入了佛門,佛門卻從此開始興盛起來。太上老君為人教教主,負有教化人族的使命,再者佛門興盛,老君為了分佛門氣運,於東周之時於人間轉世,傳下道門法統,後西出函穀關,將多寶道人化胡為佛,多寶道人被老君化胡為佛之後,稱為釋迦摩尼佛,由燃燈佛為其摩頂授記,釋迦摩尼成佛之後,燃燈佛憑此功德斬去一屍成為準聖。老君也將化胡為佛所得來的功德,煉製成了一件功德之寶金剛鐲。老君化胡為佛,讓多寶道人立大乘佛教,本意是要分去佛門氣運,不料多寶道人深恨老君滅截教道統,在成佛之後,便西去極樂世界,拜阿彌陀佛為師,讓老君的打算成為泡影。阿彌陀佛小乘佛教本是救己不救人,多寶道人為截教弟子,深受截教教義地影響,化身為釋迦摩尼佛之後,卻是帶去了截教有教無類地教義。在立大乘佛教之後,使得佛教教義更加的容易讓人接受,眼見佛門的崛起已然勢不可擋。老君一時追悔莫及,卻又是無法可想。得一件對太上老君沒多大用的功德之寶金剛鐲而讓佛門大興,讓道教處於不利的地位,太上老君的此舉卻是讓實力大損的道門雪山加霜。

不過道門畢竟先天強大佛門太多,根深低固,佛門得了兩洲之地卻還是不能壓過道門,如果道門三教能放棄內鬥,三教合一的話,佛門還是不如道門勢大,主要原因就是道門占據了靈氣最充足,人口最多的東勝神洲,東勝神洲一洲的生靈卻比其餘三洲還多。佛門想徹底的戰勝道門就必須入東勝神洲。

佛門多番算計之下,最終還是入了東勝神洲。要說佛門入東勝神洲最大的功臣當然是如來的二弟子金禪子,他轉世往西天取經,最終讓佛門入了東勝神洲。但是佛門入了東勝神洲的第二大功臣卻是老夫啊!你說可笑不可笑!如果沒有老夫,難說金禪子轉世能不能將這個任務做得如此完美都難說。”說到這那卜天宗祖師卻不說了,不知道在想什麼。

雲蕤聽到這大感驚訝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卜天宗祖師道“那是貞觀年間的事情了,當時東勝神洲上最強大的國家為大唐。當時的皇帝為大唐最傑出的皇帝太棕,他駕前有安邦定國的英豪和那創業爭疆的傑士輔助,卻是將大唐治理得萬邦來潮,好不興盛。我出自鬼穀一門,當時我雖然還隻是大唐國都長安城內一個為人算卦的相士,不過卻已經鬼穀卜法大成,超越了先輩,隻要是大羅金仙以下修為的我都能算得到。就算大羅金仙之事我也能略算得一二。唉!當時有一個貪心的漁夫經常來我這算卦,他每日送他鯉魚一尾,他就袖傳一課,教他百下百著。後來這事情被龍王知道,龍王當心水族被盡情打了,於是提了劍就要上長安城,誅滅於我。後來聽了手下的勸阻,變成一秀士,到長安城內尋我。龍王一入門我就知道了他的身份和來意,於是請他上坐讓童子獻茶。問他來問何事?龍王請我卜天上陰晴之事,我也沒拒絕的道理當然為他卜了一課,龍王為了贏我竟然違了玉帝敕旨,改了時辰,克了點數,犯了天條,然後到了第二天來找我麻煩。我點明他身份,和罪責龍王心驚膽戰,毛骨悚然跪下求我救他。”

這段雲蕤前世在西遊中聽說過,此時聽到這裏頓時知道為什麼會對袁守誠這個名字覺得耳熟了。這時候隻聽到袁守誠繼續道:“我告訴他讓他第二日午時三刻,他該赴人曹官魏征處聽斬。如果要性命,就必須急急去告當今唐太宗皇帝。那魏征是唐王駕下的丞相,若是討太宗皇帝個人情,方保無事。那龍王聞言,拜辭含淚而去。這涇河龍王也不回水府,隻在空中,等到子時前後,到皇宮門門口,此時唐王正夢出宮門之外,步月花陰,龍王變作人相,上前跪拜求太宗救他。太宗問明情況後告訴他‘既是魏征處斬,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龍王歡喜,叩謝而去。

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到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卻不見魏征。於是召徐世勣上殿道告訴他‘朕夜間得一怪夢,夢見一人迎麵拜謁,口稱是涇河龍王,犯了天條,該人曹官魏征處斬,拜告寡人救他,朕已許諾。今日班前獨不見魏征,何也?’徐世勣答他‘此夢一定準,須臾魏征來朝,陛下不要放他出門。過此一日,可救夢中之龍。‘太宗大喜,立即傳旨,讓當駕官宣魏征入朝。魏征來後太宗皇帝就拉著他下棋,哪裏知道下到午時三刻魏征竟然在下棋的時候睡著了,在夢中將這龍王給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