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想(1 / 1)

我把這段上架感言刪了改,改了刪。大概是我不知道怎麼去描述自己心中還有些模糊的金字塔。

寫文之前,有朋友告誡我,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找工作是不成熟的表現。

他說興趣愛好是一回事,把興趣愛好當成工作是另一回事。當你真正開始的時候,也許就會發現你的興趣工作並不是你想象中那樣。

我仔細羅列了這本書的劣勢:1、名字一般 2、簡介可能讓人不知所雲 3、大多數人會把楔子當成第一章來讀,盡管標題並不是第一章 4、題材也不出色 5、劇情太過複雜,未必有人會有耐心讀下去。

然後我再仔細想了想是什麼讓我這麼堅持:1、永遠不落俗套的夢想:它不是讓人前擁後簇的虛榮感,也不是簡單的銀行卡上幾個零。它是我小時候的一個夢想,一個想與大家分享,然後教會我的讀者能獲得一些改變的想法,盡管在目前這個環境下,效果微乎其微。但我不放棄。

2、我的熱情:它從未消失。我看過一部記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紀錄片,鏡頭裏的小野二郎是個完美主義者,他說:我愛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他態度認真且飽含熱情。

我沒有壽司之神那樣的心境,更不能去和他比,不過我也有熱情,且從未消失。

比如:一個想法有了,我就會淩晨兩點就起來碼字、會為了人物的一句話,一個場景而查看半天甚至一天的資料……(不一一例舉,否則顯得浮誇。)

3、隻有熱情還不足以,還有堅持:這是寫文最需要適應的一件事,但並不是別人所說的那樣痛苦,其實並不痛苦。哪些需要堅持呢?我再次細想了下:也許你的點擊隻有幾十個、顯得毫無人氣;也許你已經寫了幾十萬字,正考慮爛尾不管;又或者已經寫了幾本,卻沒有火起來之類的。

我並沒有資格資曆去評判別人,但是我可以評價自己。既然從事寫文,我想我不可能隻寫一本書,那麼眾多的作品裏一定要有一到兩本書是固執、堅持己見的成果,不用去按照條條框框的套路去寫,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一到兩本書是飽含自己熱情與靈魂的。

它也許點擊隻有寥寥幾十,毫無人氣,字數也夠得上可以草草完本,但終歸是我創造出來的世界,它必須有個結局,一個交代。就像是我經常做夢夢到的一個場景,當我偷懶時,小說中的那些人物他們會跑進我的腦子,但他們什麼也不說,就坐在海邊的石頭上盯著我。

不光是支持故事的讀者,故事中的角色他們同樣需要一個歸宿。

------

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他有個六度分割理論。

說的是這個社會裏,任何兩個人之間建立一種聯係,最多需要六個人(包括這兩個人在內),無論這兩個人是否認識,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他們之間隻有六度分割。

我希望能有“人”看到這篇故事,若是能有幸出版或是拍成劇,那就是這本書最好的歸宿。

喜歡這個故事的朋友可以加我的新浪微博 不知情de 或者發郵件到Q:776533187

如果有這一天的到來,支持它的朋友們給我留下地址,我都給你們郵寄一本 有了歸宿的《沈羽十二夜》。

故事鑄心,證心。謝謝大家閱讀和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