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訓練(三)(1 / 2)

葉雪以學術的精神解釋我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女性小便失禁的是百分之百,男性則不一定。

“從普遍性的死亡來說,死亡後屍體的第一個現象是肌肉鬆弛。”

“鬆弛到什麼地步,怎麼叫肌肉鬆弛” 我問。我這不是故意找麻煩,隻是不太明白而已。

“鬆弛到連呼吸都沒有辦法”

“一般肌肉鬆弛的現象會持續一到兩個小時,直到屍僵出現,肌肉鬆弛時屍體會留下接觸物的印記,這些印記不易消失”

“屍僵是什麼情況” 梅小清問。

“你不是護士麼,你不知道”

“我是護士,又不是法醫”

“屍僵簡單來說就是屍體僵硬不可扭曲”

葉雪笑著看著我倆,“還有什麼問題?”

“我們可以確定肌肉鬆弛在死後一到兩小時,這樣隻有在肌肉鬆弛的情況下才能大致推斷出死亡時間,如果屍體已經形成屍僵我們隻可以推定他死了兩個小時以上” 我說。

“不錯,這時候我們需要斷定屍體的溫度,你們誰能告訴我人體的正常溫度”

“37攝氏度” 梅小清搶著說。

“這你倒知道”

“這裏插一句,你們知道攝氏度和華氏度的轉換麼”葉雪拿起油筆在白板上寫下一個公式。

華氏度 = 32 + 攝氏度 × 1.8

攝氏度 = (華氏度 - 32) ÷ 1.8

“你們算一下,37攝氏度是多少華氏度”

我拿出紙筆,打起草稿,梅小清則是拿出手氣點了點。“98.6華氏度”

“人死後熱量散發,會有一個持續降溫的過程,直至和環境溫度相同,這個時間一般會持續5到10小時,當然這個和周圍的環境有較大的關係,所以利用屍體溫度來判定死亡時間一定要結合多方因素”

“也不是很難”

“你理解了,那我們繼續”葉雪說。

“你還沒問她呢,我看她也不是很懂的樣子”

“你都懂了我會不明白”

合著我變成了卡尺。

“人死後,在屍體低下部位皮膚出現的紫紅色斑塊,稱為屍斑。”

“低下部位,是指什麼腿麼”

“屍斑的形成,是由於人死後血液循環停止,心血管內的血液缺乏動力而沿著血管網墜積於屍體低下部位,屍體高位血管空虛、屍體低下位血管充血,屍體低下部位的毛細血管及小靜脈內充滿血液,透過皮膚呈現出來的暗紅色到暗紫紅色斑痕,這些斑痕開始是雲霧狀、條塊狀,最後逐漸形成片狀,即為屍斑。”

“屍斑到底能幫我們什麼忙”

“可以簡單判定死者的停放位置”

“這和死者的停放位置有什麼關係” 我摸不著頭腦。

“蠢,血液在死後遵循重力,你要是坐著死的,屍斑應該出現在你的屁股上,對不對雪姐”

“女孩子家家的,怎麼能罵人呢”

“不是罵人,不是罵人” 張洞生說“這是事實”

“滾蛋” 我對張洞生說。

“屍斑是較早出現的屍體現象之一,通常是在死亡後2~4小時出現,經過12~14小時發展到最高度,24~36小時固定下來不再轉移,一直持續到屍體腐敗。屍斑形成有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用手按壓屍斑,屍斑暫時消失,鬆手後屍斑再次出現,這階段一般在死後兩小時出現,這個階段稱為墜積期”

“奧”

“你懂麼,可別不懂裝懂”

“關你什麼事,葉雪你繼續說”

“下一個階段稱為擴散期,屍斑發展到擴散期一般需要12小時,進展快的也需要8~10小時,用手指按壓屍斑稍有退色,變更屍體的位置後,原有屍斑不易消失,新的屍斑也不易形成。”

“恩,繼續”

“浸潤期是擴散期的延續,持續時間較長,以後由於細菌的作用而轉為屍體腐敗,在浸潤期內,壓迫不能使屍斑消退,更不能形成新的屍斑。”

“葉雪,我看柯南裏麵有時候還會去看死者的眼睛,這是為什麼”

“你問的不錯,正常人的眼角膜是呈透明狀的,其表麵光滑無皺褶。人死後的眼角膜,因水分蒸發,失去光澤,而發生混濁,不透明,呈白色,無法透視瞳孔。這種現象,稱為屍體角膜混濁。”

“角膜的變化也可以判定死亡時間麼”

葉雪拿起筆,在白板上書寫

“死後12小時,角膜輕微的形態改變。

18~24小時,角膜表麵出現皺褶,可見局部的或彌漫性的混濁,仍可透視到瞳孔。

在第二天內,可見角膜混濁,角膜內表麵與晶體相連。

在第三天內,可見眼瞼覆蓋的部分角膜腫脹,有乳白色斑塊形成,其餘部分則幹燥。變成黃棕色,表麵與晶體粘連,很難透視到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