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將近淩晨三點鍾了,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回想著今天晚上發生的一切,仔細想想就跟做夢一樣,甚至我都還沒有做好準備。
我翻了個身,看著枕頭邊的一本舊書,拿起來隨手翻了幾頁。這本書是今天晚上分開的時候,老頭從自己的懷裏麵掏出來的。說是書,其實也就剩下一疊紙了,別說書皮了,就連裏麵很多頁麵都隻剩下了一半。
我拿著這本頁麵是黃的,裏麵的字跡也不知道是被水泡的,還是被什麼玩意尿的,總之很多地方模糊不清的書。在手裏聞了一下,那味道!怎麼能用一個酸爽來形容啊!
就這麼一個破玩意還被老頭當成寶貝一樣的小心翼翼的給了我,叮囑我沒事的時候就翻翻看看。所以我現在躺在床上也沒什麼事,就翻著看看吧。
書裏麵的第一頁應該是寫書人的簡介,不過聽老頭說有一次他上廁所的時候沒紙,就順手把那一頁撕下來擦屁股了。說真的,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差點沒把書扣在他腦袋上麵!
你讓我好好的看書,還說這是什麼寶貝,結果轉過頭來自己用這玩意擦屁股!老頭倒是覺得沒什麼不對的,還順便著給我隨便說了兩句這個寫書的人。
我從老頭那驢唇不對馬嘴外加顛三倒四的敘述中算是聽出了一點這人的來曆。寫書的這個人在民國時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陰陽先生,不僅能夠幫人消災,相術風水,陰宅陽宅可以說是無一不通。
臨到晚年的時候,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彙集到了這本書裏麵,希望以後有人能夠繼承他的衣缽。這本書經過了幾十年的輾轉,在很多的陰陽先生手裏麵待過。
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地過三尺鬼不同”世間本就有許許多多不同的鬼,於是乎這些陰陽先生慢慢的將自己一生中遇到的不同鬼魂一個個的都寫在了書的後麵。
就這麼慢慢的傳承下來,這本書的後麵被不同顏色的紙添補的越來越厚,上麵記載著形形色色的各種鬼魂以及對付它們的方法,而這本書真正寶貝的地方就在這裏了。
翻開書的正文第一頁,上麵第一介紹的就是關於符咒的用處。什麼叫咒?《說文解字》中載:“祝者咒也。”相傳在黃帝時代祝、咒是不分的,黃帝時設的官職祝由,又叫咒由。
符咒中的咒語起源於古代巫師祭神時的祝詞。《尚書?無逸》說:“厥口詛祝”,疏雲:“祝音咒,詛咒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意思也就是說古時候的符咒其實是用來向神明祈禱的。
不過後來被道家沿用下來,久而久之的也就變成一個一種對付鬼魂妖邪的特定東西。至於使用符咒的時候一定要用到的那句“急急如律令”也並非是沒事喊著玩的。
宋代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解釋道:“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這句詞是從漢代經張天師傳下來,其實就是符到就靈驗的意思。
別說這裏麵的這些東西看看還是挺好玩的,我反正是覺得挺有意思的。可就是書上麵的味道實在是太難聞了,我一邊看一邊想著什麼時候有時間的話把它拿出去曬曬。
雖然說書裏麵的東西有點意思,但是那個時候的我說到底也就是個孩子,晚上折騰了一晚上,回到家裏麵雖然一開始有點興奮,慢慢放鬆下來之後,也就不知不覺的睡著了。
“我擦!完了!”我猛然間從床上醒過來的時候,外麵已經是太陽高照了。我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客廳看了一眼客廳上麵的表!距離第一節課下課還有不到十分鍾的時間。
也就是說我要遲到了!遲到的後果是什麼?別的孩子我不知道,但是我遲到的後果就是被我老爹一頓爆捶,弄不好還有可能是男女混合雙打。所以我一把抓起床上的書包,也顧不上洗臉撒腿就往外麵跑。
剛跑出去門我顛顛的又回到了房間裏麵,把床上的那本破書一股腦的塞進了書包裏麵。這本書可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被發現的,要是這東西被發現的話,那後果,我不用想都知道。
因為家離學校還是比較近的原因,所以我最終還是在第一節課下課之前趕到了學校。可能老師因為我前麵生病的原因吧,對於我遲到的原因竟然隻是單純的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