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在末端寫了“小僧淨清書之”。
待將這信上內容寫完,便將其捆綁在小竹管內,捆綁在那信鴿腳丫子上。待得這所有事情落定之後,那淨清老僧便揚手一揮,便見得這信鴿在這漆黑的夜晚振翅高飛,向那南方疾馳飛去······
淨清老僧此時見能做的事情已力所能及辦完,就等那少林寺攜手江湖正道共同救人鋤奸。這淨清老僧此時心中便想,這江陰距離這汴梁少林寺卻著實甚為遙遠。不過這天下之大,這少林寺也有不少同道中人,若是他能與他們共通書信,交代事宜,那也頗為適當。淨清老僧心想,以他們少林寺方丈大師的品行來看,定將此等事放於頭等大事之上,所以這救人之事,卻隻是時間問題了。淨清老僧此時此刻心中稍稍寬慰,便也不再多言,徑自就地打坐,閉目搓撚佛珠,修行去也!
縱然這江陰距離少室山之地遙遠,但是這信鴿腳程頗為之快,故而不出多長時間,那信鴿也便來到了那少室山少林寺山門之前。這信鴿到得山門之前,便駐足停留,那看守寺門的年輕寺僧,也聰穎會意,當即取下信紙,與那旁側僧人打了個招呼,便進了去通報。
這少林寺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其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的曆史,已近千年也。其當之無愧於千年古寺、江湖正道門派之首。
如今正是傍晚時分,少林寺中的景色頗為模糊,看不得清,若是白日來此,必將慨歎於那少林寺中的布景。
白日的少林寺是樓閣繁麗,恢弘氣派。這少林寺山門浩大,之上的橫排,為佛女飛天散花之象,頗為端莊美麗。而那山門旁的石柱,在此刻之上也是雕琢著飛龍,這飛龍實為護教天龍,一條條圓睜怒目,鱗爪飛揚,頗為壯麗。而那一路之上的景象,更為繁雜。那一道道回廊婉轉全寺,真個如迷宮一般繁瑣。而那山門進入之刻,由鍾樓為始,一路之上便有放生池、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彌陀壇殿、藏經閣、慧語堂講經殿、祖師方丈院,而這方丈院之後的更深之處,還有一片竹林僧塔,而那些地方,則是寺僧修行武藝之地。除此之外,就在那後山竹林鬆濤隱匿之處,那碧翠群山之上,也間雜蓋著幾間簡陋房室,那些地方,則是“清心堂”。這清心堂,便是懲治一些玩心過大的弟子,將他們禁足於那群山之中,好讓他們專心修行。
這少林派浩瀚壯大,亭台樓閣數不勝數,風景名勝更是一覽無餘。此等恢宏壯麗之景、幽深千年古寺,難怪吸引千萬子民來此剃度修行、皈依佛門······這正是:
三千界內慈悲主,
百億洲中大法王。
千秋百世佛緣起,
雲心菩提禪道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