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被逼授藝
一天時間在士兵們睡眠中度過,三更就起來吃飯,準備行軍,走這麼遠的路當然很累。這一大片樹林算不上茂密,但是想隱藏著上萬人還是沒為題的。安排好哨兵,李豹和周興祖一起回來報告。
看著李豹和周興祖不像一開始那麼陌生,兩個人勾肩搭背的回來,就知道兩個人達成協議。果然很遠就聽到周興祖叫李豹師兄,這個不要臉的家夥,以前怎麼沒發現。
什麼好事都有人搶,給人當徒弟也搶,對周興祖說道:“安排好了?”
周興祖點頭說都安排了,這是基本常識,軍隊駐地安排崗哨警戒。李彥可是很謹慎的,這是第一次領兵出來,可不想出意外,還答應母親和小妹安全回去呢。刀劍無眼,小心行得萬年船。對周興祖說道:“你再去安排一下,在崗哨的兩側安排一些暗哨,在他們的外圍安排幾個遊動哨。就是有敵人偷襲上來,他們應該注意明哨,忽略暗處崗哨,這些暗哨就會發出警報。遠處遊動哨不固定,還能監視後麵明哨執行。”
周興祖一副你還不承認的表情,李彥無可奈何。這是後世電影電視中到處都是的駐防警械要求,恐怕十歲小孩都會。也沒法解釋,幹脆也不解釋。
周興祖去安排,李豹看著李彥嘿嘿笑。李彥也不好說什麼,畢竟李豹年紀大,已經快四十歲了,算是李彥的本家。反正都是一廂情願的事,也不去管他。看著他閑的無事就逗他:“李豹,不是想當徒弟嗎?學不學武功?”
李豹立即跑過來:“師父,你還會武功啊?怎麼不早說,在我麵前總是藏私。”
李彥把臉沉下:“跟誰說話呢?”
李豹一驚,自己承認是師父了,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欺師滅祖是被懲罰的。都是因為平常李彥也不嚴肅,大家說笑慣了,一時走嘴。看到李彥沉下臉,立即惶恐的一下跪倒:“師父贖罪,我不敢了。”
李彥才是真的開玩笑,哪想到弄成這樣。猛然想起看的書中說的,古代可是很認同看重師徒名分,這是禮數是規矩,執弟子之禮是不能亂說話的,以下犯上,那是大逆不道,被社會所不容。就算是師父讓徒弟去死都沒問題,這一在下玩笑開大發了,以後自己不是得像個師父樣?那可要命了。但這時候後悔也晚了,把徒弟逐出門牆也不好辦,總得有理由啊?
鬱悶的說道:“起來吧,我也不會武,隻是知道一點皮毛,真的沒什麼教你們的。”看著李豹失望的樣,李彥又有些不忍心。自己還真的不會武,但是想起來看過不少武俠小說,據說那都是武學大師總結出來的,被金大俠他們用到書中。
後世槍炮年代,誰還去練武,就是比賽也是拳擊和散打,這時代可是長槍大戟時代。知道李豹不會什麼功夫隻是孔武有力,勇敢一些。想起看過電視裏八路軍戰士練拚刺刀時候教官給講的要領。說戰場上是沒有什麼招數的,講究的是一招斃命,簡單有效。所以拚刺隻有三招,就是著名的大刀隊也隻是八招,都是一招比一招狠,
對李豹說道:“戰場上千軍萬馬,什麼招數都沒用,越是簡單的招式越有效。既然都是使用長槍,我就教你三招槍法,隻要勤練,掌握力道,基本就能一招斃命。”
李豹一聽大喜,跪下連連磕頭,李彥已經讓他們磕頭磕的麻木了,趕緊說道:“起來吧,我可沒力氣示範給你看,主要是講給你,理不理解就看你的。”
李彥也留個心眼,他也沒練過,就是知道理論,想想就給他講了拚刺的技術要領。
其實很簡單,軍隊拚刺刀,就是劈次,不是直劈直刺,而是斜劈斜刺。掌握這個要領,熟練後刺出的刺刀可以把對手的刺刀壓出門外,順勢遞進就能刺中對方。訓練時是一個沙袋,一個木樁,用刺刀壓開沙袋刺中後麵的木樁。隨著速度越快,力氣越大,沙袋重量也越沉。
不過熱兵器時代,已經沒人這樣練了,特別是衝鋒槍使用以後,哪還有拚刺刀的機會。李豹得到這樣的招數,立即跑到一邊弄一袋糧食吊起來,開始刺大樹。看著簡單,一練才知道,根本刺不中,不是力氣小沒有把糧袋逼開,就是力氣不穩沒有刺中樹幹。他的強勁上來了,一直練到出發。
回來的周興祖可是武將,擅長馬槊。央求之下李彥又沒轍了,說自己不會根本就沒人相信,有那麼好的槍招,馬槊怎麼能不知道呢?
李彥氣的想大罵,以為老子萬能的啊?磨不過周興祖,隻好又開始瞎琢磨。看看馬槊和槍也沒什麼區別,想起這個時代的名人程咬金,他不是有三板斧嗎?借用一回,想來以後見到不會告自己侵權吧?
管他呢,先應付過去在說。也就開是教周興祖三招,其實人家是板斧的招數,不過馬槊也是長兵器,前麵槍尖更粗一些,但終究不對路。李彥隻好說道:“你的兵器不對,等有條件幫你打造一把合適的兵器,你先用這個練著吧,熟練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