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t朝堂爭頭(二)
時間不長,太極殿的台階上麵傳來一聲高喊:“宣 李彥上殿。”一聲比一聲近。
李彥停止觀看唐朝最大的宮殿太極殿,沿著台階向上走。還沒走到一半,他又開始罵建造太極宮的宇文凱,他媽的建這麼高幹什麼?皇家氣派也不是這麼顯擺的。
登臨頂上這時候他才明白,什麼是高高在上,什麼是俯視眾生。幾百米寬的台階,站到上麵確實有藐視天下的氣勢。
李彥一進大殿才知道什麼叫大。這還是他第一次進入太極殿,是舉行大朝會的地方。李彥幾次參加朝會不是在紫寰殿就是在立政殿,根本不在這裏。第一次進入太極殿,就一句話:“真他媽大。”
再有一句話就是“人真他媽多”
這麼大的大殿上有好幾百人,也不知道沒有麥克風沒有喇叭,皇上說話別人能聽見嗎?
頭腦裏是亂七八糟的想法,李彥走到近前,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職位該走到哪,反正相信遠了李淵也聽不見,就一直走到最近一個台階前,再向上就走到李淵身邊了,停下來跪倒說道:“臣李彥參見萬歲。”
李淵打量一下跪在下麵的李彥。他就弄不明白,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少年。如此年紀,哪一次都能掀起風浪,還是不小的事。
這一次參加大軍增援隴州,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也就不是太注意。論功行賞的時候,李淵光顧著高興了,平定西秦,長安以西安全,這讓他十分高興,根本沒注意有沒有李彥什麼功勞。再說,一個是兒子秦王,一個是女兒平陽公主,還有那麼多總管大將軍,他一個小小的長史也不算什麼。就是有戰功也和那些普通將士一樣,賞些錢帛了事。
剛一聽說他向太子進獻十萬貫的時候,著實把李淵嚇一跳。一個州府一年的賦稅才是多少?李彥一下能拿出十萬,也太嚇人了。雖然聽說有一部分是借長安商號的,但皇上想籌集十萬貫也很困難。李彥竟有如此能力,是不是自己下次出兵沒錢讓他想辦法?這個小孩弄錢確實有一套。
對李彥在長安的所作所為,李淵哪能一點不知道?作為皇上事情太多,隻是知道得不那麼詳細而已。說道:“免禮平身,李彥,朕問你,你向太子獻上十萬貫錢是怎麼回事?”
李彥一聽,果然是因為這件事,自己往外拿錢也沒有往裏收錢,算不上貪汙吧?再說曆朝曆代都是受賄犯法,行賄可是不犯法的。對古代李彥了解的不多,但是即使進入現代社會,李彥也沒聽說過哪個行賄的被判刑。
這就是作為小老百姓的李彥,一直想不明白的。法律上有教唆犯罪,有誘導犯罪,為什麼行賄的人沒罪呢?
某某官員貪汙幾百萬幾千萬,他們貪汙受賄不是也得有人行賄嗎?那行賄算不算引誘犯罪?明知道那樣不正確,還那麼幹,不也是犯法嗎?可即使是後世也不治罪,這是李彥一直沒有搞明白的地方。
大唐朝行賄犯不犯法,李彥不知道,但他可沒求李建成幫助自己幹什麼違法的事,應該算不上行賄,所以也就不在乎。
但看這架勢好像不簡單,拿到大朝會上說。好幾百人盯著,想起房夫人和李秀寧都叮囑過自己,長孫無垢也說過李彥不守規矩,不懂禮數,禍從口出,有可能說錯話沒命。所以他不知道什麼情況下,記得後世有句話叫“坦白從寬 牢底坐穿。抗拒從嚴 回家過年。”
既然不知道什麼情況,那就是裝傻充愣,弄清楚什麼情況再說。他腦筋在急速的轉圈,低身說道:“皇上的話臣不明白,還請皇上明示。”
李淵一問,滿朝文武能聽得見,也都盯著李彥看他怎麼回答,這都是一群老奸臣滑的家夥。
這個回答可是大有學問,皇上也很壞,李彥根本不知道大殿之上發生了什麼,相信傳旨的太監也不敢亂說。李彥一個回答不清楚或者說錯,就可能成為話柄。
關心的都為他捏一把汗 ,仇視的都有些幸災樂禍。他們也明白皇上這麼問是陷阱,恐怕是想包庇太子,把罪責弄到李彥身上。最基本不能弄出一個太子敲詐錢財的罪名。
李建成也有些緊張的看著李彥。王郅回來當然不敢隱瞞,怎麼說的一五一十的向李建成彙報。魏征當時就指出,會落下敲詐威脅的罪名。
但王郅不以為然,因為誰也不知道為什麼。李彥能乖乖的拿出錢,那就是不敢得罪太子,他敢亂說嗎?
李建成也認為有道理,自己一個堂堂太子,就算是弄的錢數目太大,但也不至於怎麼樣。如果李彥不識時務,以後弄死他還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也沒放在心上。就是有這些議論,今天一上朝發現問題,才意識到李彥把事情弄得滿城風雨,有報複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