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國子監(三)
又是一通施禮參見,然後才在一個大殿中坐下來。當然是孔穎達坐中間,虞世南和李彥分坐兩邊,其他的教授,博士坐在兩側。
這裏是學府,更是講究禮儀的地方,看到他們一絲不苟的坐姿,李彥就覺得好笑。一個學校至於這樣嗎?他想起後世看過一個電視劇,好像是說孔子學生顏回的,戰場上刀光劍影,弓箭亂飛,他竟然因為帽子掉了,要整理好頭冠,結果被弓箭射死。
李彥不知道是真是假,可這件事證明讀書人是很講究禮儀的。對於李彥的不講究,隨便態度,很多人心裏都是不滿和鄙視。
不過都知道麵前這個人是誰,不但官位在,同時關係到國子監的未來,也就直接忽略李彥的沒有禮貌。反正在文人眼裏,李彥盡管相貌清秀,可十足就是一個武夫,沒人太和他計較。孔穎達看看李彥說道:“李少監,你現在是國子監的官員,你也看到現在的情況,你說怎麼辦?”
李彥帶著一絲隨意的態度說道:“孔祭酒,你是老大,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下官聽你的。”
“此話當真?”孔穎達也不傻,這是皇家培養人的地方,憑什麼讓李彥掏錢?不過堂堂一個國子監,學生隻有不到一百人,連個像樣的學習場所都沒有,也實在是不像話。可是皇上覺得得到天下,在盡情享樂,太子沒有才能。秦王說了算。可和太子爭奪的很厲害,在這件事上,也就無暇顧及。
立長是禮製,廢長立幼根本就是禍亂的根源,也會對今後的立儲產生不好的影響。孔穎達也知道秦王才是最理想的皇帝,即使他有心參與,可一個國子監祭酒,也無法參與這些問題。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願意儒學發揚光大,為國家儲備人才,這是孔穎達的願望。當知道李彥在曲江池修建書院的時候,是非常高興的。可隨後的了解讓孔穎達十分失望,李彥竟然建立一個以雜學為主的書院。這怎麼能行?可那是李彥私人的地方,學什麼,怎麼學,是人家自己的事。
朝堂上決定,曲江書院歸入國子監,可並不死腦筋的孔穎達心裏清楚,那不過是換個名稱掛上國子監的頭銜,其實還是李彥自己說了算。要是改動太大,他隻要停止資金投入,一切就還是老樣子。
所以朝堂上,他把李彥掙到手,心裏早有算計。看李彥很識趣的說他說了算,就跟問一句。李彥肯定的說道:“當然,你是主管,哪能不聽你的。”
孔穎達有些奸詐的笑笑:“李俊青,明人不說暗話,別以為我就是老頑固。一句話,曲江書院你怎麼辦我不管,國子監怎麼辦你也別管,我就一個要求,幫我把國子監建起來。錢你想辦法,要求和曲江書院一樣。需要我出麵的,我來辦,怎麼樣?”
這回輪到李彥吃驚張大嘴了,都傳說孔穎達十分迂腐,頑固,守舊,自己後世看過的書中也是這樣說他的。怎麼和曆史當中說得完全不一樣?這是很狡猾的態度,身上有商人般的精明。
李彥搖搖頭有,看來曆史上對古人的記載有太多不真實的地方。就像李淵,李世民和很多李彥知道的曆史人物,都和他心中的印象不一樣。孔穎達這個態度是不錯,可是他的予取予奪讓李彥心裏非常不舒服。
不過他擔心自己曲江書院歸入國子監,這些一心想發揚經學的文人,橫加幹涉,又不能硬頂著,不知道怎麼辦呢。當時說道:“好,成交。”
孔穎達笑了,他覺得自己勝利了。作為國子監祭酒,曲江書院發生這麼大的事,他怎麼會不知道。可以說長安之內孔穎達的學生太多了,他接觸的都是文人士子。曲江池發生的一切,孔穎達全知道。
李彥是從商人的角度建立書院,打算培養務實的人才,這點孔穎達明白。估計不會有學生願意參加的,更招不上來有才學的人。要是國子監和曲江書院一樣的條件,李彥的曲江書院是爭不過國子監的。
所以他不擔心,很大方的讓曲江書院李彥自己說了算,給國子監投錢就行,也用這樣互不幹涉的條件,讓李彥無法插手國子監的管理。
這就是孔穎達精明的地方,條件隻有平衡才能達成。果不其然,自己一提出,李彥略微思考就答應下來。可是他不知道李彥的心境已經發生變化。還高興的說道:“我們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