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計高一籌(四)
仁智宮李淵的休息正殿,爾朱煥和喬公山跪在李淵麵前。兩個人心裏一點底也沒有,怎麼聽都覺得皇上懷疑他倆誣告。
看來太子十分得皇上信賴和寵愛,來這裏告密是不是錯了?可事到如今已經沒有翻轉的餘地,隻能是一條路走下去。
爾朱煥說到:“聖上,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些盔甲武器運往慶州,太子沒給手令和兵符,長安又有傳言,臣是忠於太子,但更忠於皇上。所以特來稟報,請皇上定奪。”
站在一邊,一直沒有出聲的李世民臉色有些變化。爾朱煥有些鬆動的口氣他聽得出來,兩個人一開始說是李建成聯合楊文幹,打算謀反,想殺了皇上自己登基。
李淵表示懷疑,李建成的太傅是李綱,這麼大的事李綱會一點沒有察覺?再說鎧甲送到這裏,眼看就快到慶州了才來報告,也讓他懷疑。
因此上追問幾句,果然兩人開始說並不知道,隻是猜測事情可疑才來報告的。身邊的李世民更加心裏震驚,如果爾朱煥和喬公山說出來自己派人攔截,那就是自己誣陷太子,謀反的就不是太子,是自己。但當著李淵的麵前,李世民不能有任何表示。
雖然他震驚,但並沒有害怕,因為還有第二手安排。果然,就在李淵盤問細節的時候,楊正會進來:“啟奏聖上,慶州府監司杜風舉從慶州趕來,有要事稟報皇上。”
一聽是慶州來的,李淵感到一絲不好,趕緊說道:“讓他進來。”
杜風舉進來給李淵磕頭參拜,說道:“啟奏聖上,楊文幹私募兵卒,訓練軍隊,已經準備造反。他讓臣協助他,可是臣不會背叛皇上,偷偷出來向皇上稟報。”
這一下李淵相信了,因為杜風舉是慶州監司,算是禦史台的人,就是對地方大員進行監督。他們沒什麼權力,隻是對地方官員進行監督,上報。都是當地士紳名流人物,也是比較忠於皇家的人。
既然杜風舉報告,加上爾朱煥兩個人,可以證明楊文幹確實打算謀反。當確定的時候,李淵是勃然大怒。他是很喜歡李建成,但卻不能容忍他造反搶奪皇權。擺手讓爾朱煥,喬公山和杜風舉先去侯旨,對李世民說道:“太讓我失望了。建成為什麼要這樣幹?他本身就是太子,江山就是他的。”
李世民一臉的愧疚表情:“父皇,大哥有這個心思,其實完全是因為我。父皇為天下黎民,起兵反隋,身為兒子,不能不盡心竭力。可能父皇太重用兒臣,太子有些擔心。懇請父皇罷免我的官職,太子也就安心了。”
“胡說”李淵憤怒的說道:“糊塗,什麼人有自家兄弟可靠,即使他當上皇帝,還不是需要能臣幹吏幫他?你說這件事怎麼辦?”
李世民很想說殺了他,但是沒有說,而是說道:“兒臣建議讓大哥來仁智宮,當麵問清楚。要是楊文幹主使的,可以殺楊文幹,大哥告誡一番也就算了。”
李淵點點頭:“難得你這樣深明大義,建成真的錯怪你了。那好,我下旨讓他來這裏,問清楚怎麼回事。”
隨後讓鴻臚寺卿宇文穎返回長安,讓李建成立即來仁智宮見駕。對李世民說道:“你派人把盔甲武器送回長安,這件事暫時不要聲張。”
李世民點點頭,派人跟爾朱煥和喬公山一起把武器鎧甲送回長安。因為李世民知道,東西就在秦瓊和程知節手裏。
對於李建成會不會來仁智宮,李世民心裏也沒底。他希望李建成來,那樣他離開長安,秦王府和自己手下的家眷就會安全。如果不來,那就是更加坐實他謀反的罪名。
這個時候,李世民知道自己不能表示一點急躁的情緒,以免讓李淵看出自己急於拿下太子。宇文穎離開仁智宮,一路上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