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5章 皇家銀行(二)(1 / 3)

第265章 皇家銀行(二)

一連十多天時間,李彥忙得團團轉,大唐的機器也在高速運轉。因為長安周圍報告終於出現小麵積蝗蟲,有發展壯大趨勢,李彥知道那是必然的。

各地的寺廟又一次迎來香火的旺盛,看著那些頭腦油光,肚大腰圓的和尚,李彥的眼裏都是憤恨。

所有宗教中,李彥最恨的就是佛教。無論是教義上還是行為上,都讓李彥厭煩和憤恨。他並不清楚自已為什麼,但佛教的貪婪和不作為恐怕是李彥最恨他們的地方。

無論基督教還是天主教他們也有教堂,但是主旨是贖罪,是寬恕,他們有醫院,有孤兒院,有學校,在盡心盡力的作善事。可和尚寺廟確什麼也沒有,隻有坐在禪房裏念經。不去生產和勞作,隻會化緣,說明白就是要。他們修行再好,也是為自己,並不是為別人。廟宇修建得廣大巍峨、金碧輝煌,大部分廟裏的佛像竟然是鎦金的。寺廟占據了大量的田地,竟然不是和尚自己耕作,而是租給百姓,他們在收租子。這是典型的剝削,這樣的和尚怎麼讓人尊敬?

李彥還以為後世的寺廟被商業化,可來到大唐之後發現,這時候的和尚利用人們迷信這一點,比後世還厲害。

道士還煉丹采藥,治病救人。和尚幹什麼?隻會超度死人。道教也作法事,但是入世。和尚講的是出世,那就是典型的自私自利。但不知道為什麼人們就相信他們的妖言蠱惑,對此李彥隻能是無奈歎氣。

如今蝗蟲肆虐,他們還在宣揚不殺生,不讓百姓殺死蝗蟲,而是麵對著成片被毀的莊稼青苗和半成熟的麥田,讓百姓跪在寺廟裏燒香念經,求佛主保佑。

當李彥路過慈恩寺的時候,他眼裏是濃濃的殺機,身邊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也是這一可在李彥心裏種下了憤恨的種子,為一段時間後李彥大開殺戒埋下了伏筆。

長安的文武百官全都行動了,曲江書院和物流中心每天都有人來捐獻,哪怕一升糧食也是萬分感謝他們。但更多的錢和糧食確進入長安十幾座寺廟,成為香火錢,這些怎麼能不讓李彥心頭充滿殺機。

廣恩寺每天收進千貫,卻隻是開兩個粥棚。如今蝗災剛開始,災民還沒出現。李彥在等著,看他們這些和尚怎麼作。

長安的幾大寺院並不知道他們的貪婪,為他們種下了殺身之禍。李彥並沒有動,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沒有這個實力和能力,所以他忍了。巡視長安周圍十幾天,返回自己的公主府。他一方麵安排錦兒作準備,一方麵通過宇文越的工部和匠作監在進行工具製作。

一接觸才知道,原來匠作監大將是閆立德,是閆立本的大哥。不但書法和繪畫高明,另外對建築和工匠製作很有一套。這麼長時間李彥才明白,大唐真正的工業部門不在工部,而是在五監中的匠作監。但他們主要是製作武器盔甲和弓箭。

以李彥的身份很容易和閆立德建立良好關係,再說李彥吩咐下去的事,他也不敢不快點。這個是一個叫銀行的新機構,而且他的來頭更大,總行長是大唐皇後,給閆立德一個膽子也不敢耽誤。工部調集所有力量,對興慶坊進行建設,十幾天把原來房屋進行修善,那些一開始修建的宮殿進行整理,李彥設計的新大樓也開始動工建地基。

第十一天的時候最先到達的是李彩蝶。接到李彥的信,那當然是一路快馬加鞭。著急的她沒有坐馬車,而是單騎來長安。好幾年沒見到李彥了,把房州物流中的事情交給沈潔和柳靜秋,單騎趕往長安。她到的第三天,李飛鳳也從揚州趕到長安

本來李書同就不敢惹飛鳳,這回知道李彥沒死,還成為大唐奇怪的男公主,更沒辦法了。所以別說滕人,他一個王爺,按規定是一個王妃,四個良人、十個滕人,有十多個老婆。但當初答應李彥和飛鳳的,弄得現在隻有一個李飛鳳,被大家笑話他和駙馬一樣。

沒辦法,皇上聖旨,他得把事情交給李道宗才能離開。等不及的李飛鳳根本沒坐船走運河到開封,而是和彩蝶一樣,騎馬帶著王府侍衛從陸路走直線,直奔長安,隻比李彩蝶晚了三天時間。

這是內廷,為了減少影響,李彥隻好又穿一身女裝。在甘露殿裏還有幾個月就生的長孫無垢坐在床上,這些被李彥聚集到一起的女子,坐在周圍。

長孫無垢也不明白為什麼李世民會同意自己出任這個職務,這完全違背了祖訓。自己可是母儀天下的皇後,如今,天下遭災,但她卻因為懷孕,不能為李世民安撫天下百姓,也很愧疚。聽說這是幫助大唐渡過難關的事情,也就不推辭接過來。可她什麼也不知道,這些天就聽李錦兒進宮向她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