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再起波瀾(二)
就在李彥調集人手,向秦州彙集的時候,秦懷玉已經氣瘋了。自己竟然中調虎離山之計,錦兒被騎兵追擊,下落不明失蹤,他不知道怎麼向李彥交代。
一麵派出侯環的斥候小隊尋找,一麵派人趕回長安報告。也怪自己大意,天氣轉冷,施工的地段基本停工,但是因為幹活的都是戰俘和罪犯,所以監管施工的段淼可不管那些,指揮這些人繼續開采石頭和燒製石灰,在修建道路兩旁備好材料。
這是錦兒說的現在備料,等到明年一開春,天氣暖和就可以施工,能極大加快施工速度。
說這區段不是高速路,就是不封閉,沒有收費站而已,建設標準和我長鄂高速沒什麼區別,道路寬度達到四十多米寬,上下四車道,對行沒問題。
這種靠右行駛的交通規則,確實極大加快了車行速度。中間用石柱隔開,不在調頭的地方車輛無法進入另一麵的車道。所以形成單向通道,極大加快馬車速度。
在三十裏到四十裏的地方就修建一個停車場。可以在那裏喂馬,飲水,休息,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道路兩側是排水溝,種植防風樹木,可以保證雨天風天車輛通行。
在一些通過村鎮的地方,很快就形成了不少商業區,因為通行的車輛,沿途不想離開太遠,載重車也上不了便道,隻能在這些鄉村進行補充。
道路沿線的百姓向一起集中,形成更大的村落。很多牧民發現,這些客商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草料,這些東西基本都能賣錢,很多頭腦精明的人幹脆不再放牧,做起生意。
大批的施工人員,也是要吃飯要穿衣的,從長安方向不斷的有物質運到沿途。
即使戰俘沒有什麼好的待遇,可那好幾千士兵是要吃喝的。從肅州開始,剛剛到達甘州,已經帶動周邊經濟迅速升溫。
這是馬車,是要用馬的。吐渾穀境內的馬匹開始向這裏彙集,甘州出現最大的馬市。肅州也是一樣,戶部派來的官員隻是收稅,然後給你出具收據。有了這個收據,就不再上稅,起碼在這條道路上是不會有人收稅的。
這樣的變化,還沒等全線通車,已經顯示出這條道路的優勢。這可是絲綢之路上,比長鄂高速熱鬧多了,稅收的數量也是巨大的。
對於盤踞在俟斤城的慕容伏允來說,眼饞的夠嗆。可他派出幾次小股部隊進行搶劫,結果就是有去無回。大唐的騎士團戰鬥力太強,別看他們隻有幾百人,可上千的騎兵也不是對手。後來一了解,原來派去的騎兵死的並不多,大部分都成為修路的勞役。
伏允的官員是仿照大唐設立的,並不是向突厥那樣設立十箭之地,每個地方設立一個度設領兵,設立一個啜管理地方,可汗的手下由各個酋長擔任。
很有吸收能力的慕容伏允,仿照大唐設立長史,司馬和將軍。還有一些仿製大唐的地方官員,管理各個部落,不過都是貴族擔任。他們不是很懂這些,當然吐穀渾的司馬和長史都是漢人,給他出主意,組建了不少常規騎兵。
這種常設部隊,是要用錢支撐的,可是還處於半奴隸製度下的吐渾穀,根本就沒有像樣的稅收來源,隻好經常派兵進入大唐境內劫掠過往的商隊。
但自從大唐開始修建這條道路,有兵力看守,而且騎士團守衛肅州道秦州這一段路,他的騎兵很不容易成功。
騎士團都是騎兵,而且戰鬥力強悍。損失了一部分人卻沒有搶到什麼,伏允很是上火。
大唐要對突厥用兵,讓他們出兵向突厥的西部和南部進攻,配合定襄方向作戰。
伏允答應大唐使者之後準備出兵,他的長史宇文秀趕緊說道:“可汗,不可。”
伏允很是奇怪:“允文長史,為什麼認為不可?”
宇文秀說道:“可汗,大唐要是滅掉突厥,能放過我們嗎?這是唇亡齒寒。可汗應該先答應,看著他們打,要是大唐勝利,必然牽製大量頡利可汗的兵力,我們趁機奪取他們的地方。大唐還沒有能力控製西域全部地方,這些地方就是我們的。要是突厥勝利,我們趁機占領肅州,甘州。大唐戰敗,也就沒有能力進攻我們,這叫漁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