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7章 西域風雲(五)(1 / 3)

第317章 西域風雲(五)

李彥看完林魁的報告,遞給趙坤,說道:“皇上希望臣怎麼做?”

李世民有些發愣,這是林魁的報告,百騎尉不可能不注意甘州一帶,那裏畢竟是騎士團所在地,對這支獨立於十六衛之外的兵種,李世民也一直很關注。

騎士團的戰鬥力超過所有人想象,機動能力,戰術思想,連編製都很奇怪。不過有一點讓李世民放心,那就是騎士團一直教育他們要忠於皇室,不聽任何人的,維護皇家。

可也有太多地方李世民不放心,那就是騎士團一直不是皇上支付軍費,他的實際支付者是李彥。從裝備到軍餉,都是李彥在負責。這樣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李世民怎麼可能放心?不過騎士團數量很少,隻有一千人,對此,還是沒有多少威脅的。但這一次李彥調動他的兩支護衛隊,迅速之間把騎士團擴大到兩千八百人,其中還有五百人是從房州李家調來的,這就不能不讓李世民擔心。

但李彥用李秀寧擔任團長,他自己並沒有擔任主要官員,這讓李世民又放心了。再說,騎士團也不再長安,而是遠在甘州。李彥雖然是隴右道大都督,但他並沒有行使自己的權力,什麼也不管,和那些遙領都督的親王一樣。他連王府屬官都沒有,李彥也不提。這讓李世民有些弄不懂,李彥是為什麼。

今天召集群臣是商量已然班師回朝的李靖他們帶回的情況,突厥俘虜達到十萬之眾,該如何安排他們,是重中之重。為永絕後患,有各種處理意見,正在爭論的時候,林魁送上這份報告,讓李世民有些吃驚,他想知道這是不是李彥安排的。

對於不斷增長威望,影響巨大的李彥,李世民一直不能不防。如果李彥想,他好像有謀奪江山的本事。逐步顯露出來的治國才能,不能不讓李世民擔心。特別他本身姓李,自己又公開承認他是李氏族人。又是公主又是王爺,又是大都督的,從打擊世家和宗親上,李彥展示的水平和能力,讓李世民很難對李彥放心。

特別是暗影的報告,雖然說還是在查的階段,可那個隱晦的猜測,讓李世民心裏發寒。

根據林魁報告,好像錦兒在吐穀渾做的一切,李彥並不知道,秀寧的報告上也說李彥並不知情,但李世民並不相信。

他沒有試探李彥,對於李彥的頭腦,李世民並不是很有把握了解,試探還不如直接問有效果,所以,他把林魁的報告交給李彥,想看他有什麼反應。

如果李彥解釋或者隱藏,那李世民會有一個判斷,可李彥直接問想讓他怎麼做,這有些超出李世民的想法。

下麵這些大臣並不知道怎麼回事,百騎尉的奏報並非是報到中書省,而是直接交給皇上,所以他們並不知道怎麼回事。還以為像以往一樣,爭論不下的事情,李世民會問問李彥這個號稱大唐軍師的人。也是,很多難辦的事最後都是李彥解決的。

以前溫彥博他們總是和李彥對著來,但一次又一次失敗,最後也得承認,李彥非常規的手段確實有效,讓大唐日子好過了不少。

起碼現在國庫充盈,連年災害不但沒有讓國庫空虛,反而比以前有錢。連續對世家的打壓,對佛教的處理,有錢賑災,安撫災民,讓反對李世民的聲音變小,大唐終於平穩下來。

兩條最主要的道路也開始發揮作用,一個長鄂高速所收入的錢,讓戶部已然對那點賦稅都看不上眼了。王家被收拾,讓雲峰鐵路也收斂起來,稅收在增加。有的大臣提出是不是再減免一些農稅,與民生息。李世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如果定襄公路通車,肅州公路通車,憑著強大商稅和各地不斷增加的工業稅,那點農業稅確實不算什麼。這一切都來源於李彥身上,讓朝堂上反對李彥的聲音越來越少,他的威望也日漸高升。

今天李世民問李彥,也就不像以前一樣有人不滿和嫉妒。可李彥卻是一句皇上,你讓我怎麼做。這明顯不是如何處理突厥俘虜的事。

李世民還真不好說,難道說,你把錦兒找回來,不要插手吐穀渾的事嗎?再說,各方麵顯示的結果是李彥好像也不知道。沉吟一下說道:“不是朕想讓你怎麼做,而是你想怎麼做?”

李彥笑了:“皇上,我到現在都沒見到錦兒,她失蹤,也剛剛知道她是因大雪被困在戈壁。我也不知道真實情況,所以也不知道怎麼做,但我相信錦兒不會背叛大唐。”

這一下群臣都互相觀望,林魁那封報告是針對李錦兒?太奇怪了。她不是失蹤了嗎?李世民奇怪的問道:“你剛剛知道?”

李彥點點頭:“從甘州回來錦兒護衛隊的劉洪,我也剛見到,他說了一下情況,但和林指揮使報告的差不多,也沒多大出入。錦兒提出讓我前去商量,我還沒動身就被皇上召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