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風雲(七)
格爾木錦兒的王帳,這麼厚的一遝子信,錦兒從頭看到尾,眼裏流下兩行眼淚。長長的一封信,大部分是家常話,說了李彥對錦兒的擔心和想念。
也向她道歉,沒能在她失陷吐穀渾的時候去救她,但李彥身為朝廷官員,當以國事為重,請錦兒原諒。
知道她收服一個部落,讓她以此為基礎,爭取擊敗伏允,統一西海,為大唐開疆擴土。騎士團會留下協助她,等皇上研究後,再決定怎麼辦。
信寫的很羅嗦,顯然心情不好,也寫的很潦草。錦兒哭了,她覺得自己有這樣一個哥哥是她一生最幸福的。讀家鄉的信,讀最親近的人的信,錦兒心情激動可以理解。
讀完信,錦兒對王帳中的人說道:“你們都退下吧,我想靜一會。”
裏麵的人全都退出去,整個很寬大的王帳之內,隻有錦兒自己,她用手擦一下眼淚,來到火盆前麵,把手裏的信一張一張的在火上烤,果然,在火上一烤,紙的背麵顯示出淡淡的字跡。
錦兒讀完的紙也就進入火盆,化作灰燼,很長時間,錦兒終於讀完了。這封密信,信裏的內容和明麵上寫的完全不一樣,這才是李彥的真實內容。
這種密信寫法,恐怕天下隻有兩個人知道,一個是李彥,一個是李錦兒。說穿了,根本不神秘,就是用米湯寫信,在沒有感光紙的年代,都是最普通的紙,也就是麻紙,是淡黃色的,連宣紙都沒有生產出來的時候,這種很白的紙是很昂貴的東西。
米湯寫在上麵,幹了以後是根本看不出來的,但是在火上一烤,米湯和紙張的燃點是不同的,所以,字跡就顯現出來,不過很淡,即使顏色淺也能看清。
李彥當初想起來的時候,並不是打算這樣用的,是準備用在軍事上。可是,卻第一次實踐的用在和錦兒通信上。今天李世民的表現,李彥心裏不可能舒服了。
回想起和李世民的接觸開始,一樁樁,一件件的事,付出了多少,卻沒有換來李世民的信任。那些什麼也不是的人,可以說自私自利的人,卻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可李彥呢,不得不處處小心。
錦兒在甘州修路,並不是高速收費的路,可以說為大唐出力,失蹤了,李世民並沒有下力量尋找,反而把自己召回。知道錦兒的消息,卻開始懷疑自己,這些都讓李彥產生了對李世民的怨恨。也可以說,李彥和李世民開始離心離德。
但已不是當初的李彥,不會選擇公開和李世民相抗,那不過是以卵擊石。大唐已然穩定,天下人心思安,李彥也不想挑起戰火。但又不可能讓李世民把自己殺了,所以,從皇宮回來,腦袋就急速的轉動。
自己想離開大唐很容易,可卻無法把家裏人全部帶走。十多年的時間,即便李彥再沒有什麼感情,楊氏、柳靜秋、飛鳳、彩蝶他們已進入李彥的心裏。還有自己的兒子,和一心跟隨自己的麗質,都讓李彥不能和李世民為敵。
所以,他放棄了去西域的想法,寫這封信就是告訴錦兒怎麼做。自己這封信無論讓誰送都會被李世民看到,這點李彥已經想到,也就想到了這種寫信的方法。
可能天下除了李彥和錦兒,沒人知道怎麼看到這封信。其實李彥和錦兒還有另外的密碼通信,但那太讓人懷疑了,所以沒有用。
錦兒讀完最後一張的時候,隨著火盆中紙張化成灰,錦兒閉上眼睛,好長時間,她睜開眼睛的時候,眼裏是堅定的目光,也同時有一些仇恨在裏麵。低聲對著火盆說道:“哥哥,你放心,我會做到的。我會讓有一天,即使皇上知道,也不敢動你。”
她仿佛麵前對著的是李彥一樣,一直到傍晚的時候,赫連順他們都不知道李錦兒在想什麼。第二天一早,部落裏的幾個長老和主要人都被召集到王帳之中。
錦兒看看這些人都奇怪的看著自己,說道:“諸位長老,我已經想好了,從今天開始,察爾汗部落正式定名為察爾汗王國,以格爾木為都城,定名為青海城。既然確定建國,那麼就要有相應的製度和規矩,這點你們知道吧?”
這麼長時間,赫連順和哈查辛早就著急了,可錦兒一直不是太積極,也沒把自己當成女王。兩個人都認為錦兒還是想回中原,所以心裏著急。今天突然聽到錦兒這麼說,那是大喜過望,連忙跪倒:“女王英明,我等一定效忠女王。”
看看這些人的表現,錦兒臉上是淡淡的笑容:“你們都起來吧,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我們既然想立國,就不能沒有規矩和法律,這樣辦,我們和大唐學習,但職務之稱卻不一定是他們的樣子。”
下麵這些人都靜靜的聽著,當錦兒開始任命官職,確定職責權限的時候,赫連順吃了一驚。他原來以為錦兒一個女孩什麼也不懂,那一定好控製,將來就是他們說了算。這段時間,周圍的部落不斷被征服,察爾汗的人越來越多,人口在急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