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西擴攻略(一)
長安李世民的禦書房,他的臉色有些陰沉,林魁有些緊張,雖然監視李彥對他來說不是什麼罪名,但李世民不得不給群臣一個交代,所以百騎尉被撤銷。當然是明麵上被撤銷,成為皇上大內侍衛的一部分,但還是老樣子,什麼都沒有改變。
李世民臉色難看是李彥消失了,百騎尉的人跟蹤李彥和李麗質到揚州,然後就失去兩個人的蹤跡,最後一次信息是在建州。根據分析李彥應該進入嶺南道,但那裏太大了。
再說李世民既然有殺李彥之心,又怎麼會不監視房州?房州方向傳來消息,李彥沒有回去,秦州的路線上,也沒有李彥的蹤跡。
根據青海城的報告,李彥也沒有去李錦兒那裏,那就證明李彥還是在嶺南某個地方。李世民雖然生氣,但也放下心來,李錦兒也沒什麼大動作,軍隊數量並沒有增加,還是五千人。
騎士團全部返回秦州,但單鷹確沒回來。派往西海察爾汗的一個營二百多人,隻回來五十多人,這五十人全是勳貴子弟,也就是父親在朝為官,其他的人都留在了察爾汗王國。
青海城是開放的,各地方的人都有,四個副城也隨著貿易不斷擴大而逐步繁華起來。這讓李世民相信,李彥築城聚人,向北擴展的計劃其實是行得通的。
李世民表麵答應,但並沒有足夠重視,把河套地區又交給了突利,用他們限製薛廷陀向中原地區發展。還是突厥人控製漠北,也就無法實現築城聚人之說。
不過有一點,他采取了李彥的建議,那就是把這些歸附的地方,全部變成州府縣,刺史、縣令、都督全是漢臣,而那些少數民族酋長則變成副職,也沒給他們什麼特權,和大唐其他州府一樣。
雖然對此李彥不怎麼滿意,但還是少量的推動了大唐的前進。如此作法,極大的加快了邊塞地區的漢文化進程,漠北在一點點轉化。
隻是突厥的滅亡,出現大部分真空地帶,薛廷陀和鐵勒九姓在擴張,成為原東突厥的替代者。
明麵上還是尊稱大唐,毗伽可汗並不聽李世民的,這一點李世民心裏也清楚。想起李彥說他苟且偷安,李世民就一陣心情不好。
最讓他心裏不舒服的是,皇後對他越來越冷淡,兩個人很難恢複到以前。
雖然後宮沒什麼變化,但李世民去甘露殿的時候越來越少,大部分時間在韋貴妃的容新殿。為了消除李彥的影響,李世民下令李承乾不必再去曲江書院,李泰也不讓去了。皇子、公主在漸漸的退出曲江書院,讓曲江書院的名聲大減。特別是李彥消失,雖然曲江書院沒有再倒下,可他成為培養普通人的學校。
對這點,孔穎達是十分高興的,證明李彥的歪門邪道終究不行。李世民決定再次舉行春闈考試,向漠北隴右和東南擴大,他需要大批的官員。
這是好消息,一冬天時間,各地舉子都向長安進發,上一次錄取了近千名,這一次很多人都充滿信心。
那些平民庶子認為,哪怕去邊遠山區,也有出頭之日,所以也很積極。世家被幾次打擊,已然勢弱,想用這個機會再入朝堂,也派出家族精英,所以這一次春闈,又是一場比拚。
不能不說李彥給大唐開了一個好的頭,讓平民也有出頭的機會,讓全天下的普通人看到希望。
看到這些,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隻能歎息,如果李彥在,以他的奇思妙想,大唐將會更加輝煌。可是,誰也不明白為什麼,李彥作了那麼多,皇上就是不信任他。
長鄂高速也再沒有恢複收費,三條進入長安的道路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河西走廊的開通和西海的通商道路也在加快中原經濟的發展,大唐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可朝中的人心裏都清楚,這是李彥的功勞。如今,李彥消失了,李錦兒在完成自己的,對大唐,人家已不再管。今後呢?看著通過秦州不斷向進入長安的食鹽,通過長安不斷進入西海的商品。
朝中包括岑文本在內,都有一種憂鬱,那就是察爾汗王國的實力在增強。皇上如此對李彥,李錦兒會滿意嗎?那結果是什麼?
就在這些人擔憂的時候,一冬天時間,錦兒這裏在厲兵秣馬做準備。單鷹成為察爾汗軍隊的總司令,兼任第一師師長,有一百多戰鬥力強悍的騎士團成為軍隊的軍官。掌握訓練方法和作戰理念的他們,讓五千察爾汗軍的戰鬥力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隨著和錦兒接觸的時間越長,班傑越是佩服,有些已達到了吃驚的程度。如此小的年紀,怎麼會知道這麼多。這一切來源於她哥哥身上,那這個自己沒見過的永寧王駙馬,到底是個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