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一)
李彥的家裏,他坐在自己的書房裏發呆,一邊的李麗質挺著大肚子,一臉的焦急。知道消息後,她就著急,父皇傳來話以後,李彥就在那裏發呆,也不知道為什麼?著急的用手拽李彥衣袖:“你到是想辦法啊?發什麼呆啊?”
李彥根本不是在想辦法,聽到李世民傳來的話之後,他有些迷茫了。這完全是李世民的家事,怎麼落到自己的頭上了?這不是應該長孫無垢處理嗎?和自己有屁關係。
按李彥的想法,不查清皇宮中下毒的人是不讓長孫無垢回皇宮的,但一國的皇後,也不能像普通人一樣,常年住在女兒家裏。再說皇後是統禦六宮的,既然身體好了,也就應該回去。再有一點是李淵駕崩,終年七十一歲,七十多歲的人是風燭殘年,再加上晚年的他也有些荒淫無度。
天天美女,美酒加歌舞,能活七十多歲也算是十分了不起了。對李淵的病,李彥沒有插手,雖然長孫無垢讓李彥去看了,但也隻是出於晚輩和臣子的身份去而已。對於病,李彥搖頭,他沒辦法,生老病死人的自然規律,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因李淵的去世,各路親王齊聚京城,加上各國的使節,長安城熱鬧非凡。那些什麼從弟子侄,不過是借著這個機會來長安而已。
大唐除了中原要地以外,局限於人口,很多地方都是荒涼的,上千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在籍的戶數不過八九百萬,人口四千多萬,可想其他地方能有多少人口?那些被李世民攆出長安的蕃主,當然喜歡長安的繁華。有機會回來,那是毫不猶豫的回來,但國喪其間根本不敢娛樂,私底下是不是不玩,那就不知道了。
如此複雜的情況,李彥更是大門都不出,而是閉門謝客。朝堂到府邸兩個人最低調,一個是李靖,說有腿疾不能行走,李世民特批在家養病。另一個就是無官無職,連朝也不用上的李彥。整個李淵喪事,百日之內,李彥是真的好好休息。雖然彌勒教是李彥的心病,但他也沒有好辦法,並不能抓一個人就審問,那樣會人心惶惶。再說一些小蝦米抓了也沒用,最危險的是朝中大臣,一動可能引起天下動亂。
明白彌勒教教主在等待時機,李彥也不著急,隻要大唐不亂,他們就沒有機會。如果一但發動,跟隨的人少,反而容易處理。李世民也接受了李彥的建議,表麵上什麼也沒有,大唐一切安部就班,暗地裏刑部大理寺的推官,百騎尉都在秘密調查,監控每一個角落。李彥和李世民在和這個神秘的教主比耐力,看誰能忍下去。有一方忍不住先動手,那就會陷入被動。
無所事事的李彥也就不斷的和前來的袁天罡研究他的神話故事,完善道教的經義。
這是打壓其他宗教,弘揚道教,袁天罡他們是不惜餘力,比李彥還積極。整理出的道教經典和道家書籍,由褚渝他們的出版社印刷發行。大量的醫院、學校和孤兒院建立,讓道教的名聲大振。
過去隻是避世修仙的作法,道家丹道也向醫學方麵轉移,變成了研究醫藥,一切都按著李彥預計的方向發展。
因為是服孝期間,李世民把國事交給太子監督,他為李淵守孝。按禮製是三年,但幾經研究,確定為三個月,所以一個夏季的時間,國中大事基本是李承乾和大臣們處理的。
這期間總的來說還算不錯,李世民對李承乾的表現也很滿意。再說有長孫無垢在,李世民也很少來找李彥,說是體諒他,麗質快生了,在家照顧老婆。
這也就成為李彥謝絕一切訪客的理由,專心在家陪老婆。可前天回到宮中的長孫無垢,突然傳來信,讓李彥有時間關心過問一下李承乾,這讓李彥很奇怪。
由於李世民的猜忌,李彥基本不插手李世民的家裏事,特別是太子的事。他是親王,又是駙馬,再有西域錦兒這一攤,還有不斷強大的台灣,李彥的嫌疑已經夠多的,再和太子頻繁接觸,那才讓人懷疑呢。
李彥從道教上和醫學會上得到啟發,其實自己不用幹什麼,隻是做一些看著是小事,實際很有意義的事,默默的推動社會發展就行了,沒必要什麼都出頭去幹。像現在醫學會是孫思邈,道教協會是袁天罡,和李彥根本沒什麼關係。他低調弄得外麵的人,特別是邊遠地區都不知道,兩個人背後的狗頭國軍師是李彥。
李彥有一種運籌幃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軍師感覺,何況他還不時的搖控著幾千裏之外的西域和台灣。這樣的感覺真的不錯,可以說長孫無垢比誰都清楚,她怎麼會讓自己關注一下李承乾?他不是在監國代理朝政嗎?
很快李彥就聽到一點消息,是拿李彥家當她自己家的新城公主李麗雲,還有一個高陽公主李麗佩。她們知道李彥這裏是好地方,玩的東西多,又沒人管。大姐不像母親那麼嚴肅,所以都跑來玩,特別李淵喪期,皇宮裏壓抑,還是永王駙馬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