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三)
李彥看完班傑的信,長長出口氣,他現在很想去西域,但也知道李世民不會同意。其實這個時候,李世民已經無能力限製李彥離開,除非把李彥關進大牢,否則他隨時可以離開。
但他不能動,因為李麗質馬上就要生了。在和錦兒來往的信中,李彥已經感覺到,錦兒在一點點變化。沒問李彥,就把李樂派往台灣。
對於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李彥已經預感到錦兒的野心在急劇膨脹。她不想台灣落進李世民手裏,對飛鳳李書同都不信任。
果然,李樂一到,立即取代海狼成為台灣軍的司令,同時接管陸軍和海軍。對此李彥隻能是苦笑,李書同也不傻,飛鳳更是聰明。都以為這是李彥的意思,所以沒什麼猶豫的就遵照執行。
對此李彥並不能告訴李書同不執行,那樣很可能引起混亂。李樂的忠心比海狼可是強多了,就連林祥也不能比,錦兒就用這種方法等於讓李彥默認了這個事實。
這一點證明,錦兒逐漸的向一個政治家轉變,開始使用權謀,已經不是那麼聽自己的話。
其實要不是李彥限製,估計吐穀渾和薛延陀早就被滅了。今天的信是班傑實在沒辦法才直接寫給李彥的,希望李彥能勸女王放棄嫁給郭慶。
班傑的擔心有兩點,第一點就是郭慶失蹤四年時間,突然出現,正是錦兒被刺殺的關鍵時刻,說他四年一直在錦兒身邊暗中保護,班傑不相信,事情太巧了。
彌勒教主才智過人,隱忍十幾年,所圖甚大,班傑擔心郭慶是彌勒教派來的奸細。第二點,郭慶是江湖遊俠出身,這樣的人很不安全。不可能安心屈從於王夫的位置,一旦有了地位野心膨脹,可能危及王權,會給西域國帶來動蕩禍亂。
班傑在信裏詳細說了對郭慶的試探,他根本沒有一點悔意,直呼名字,而且驕傲異常,這樣的人怎麼能甘心屈於後宮。根據以往的通信,證明錦兒十分聽李彥的。西域國上下,都把李彥當成隱王,也就是把李彥看做太上皇一樣,希望李彥製止這件事。
同時提出請李彥來西域,不行的時候接替王位。對於班傑的忠心李彥十分讚賞,也很佩服他的頭腦。說郭慶將來禍亂天下,李彥倒是不怎麼在乎,就因為他是一個江湖遊俠,想統治一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班傑懷疑是彌勒教的奸細,讓李彥害怕。要是一旦彌勒教控製西域,那可是對大唐構成了嚴重威脅。這關係到妹妹一生幸福,李彥也不能斷然阻止這件事。他現在去西域接替王位,那都是瞎說。班傑同意,可其他大臣呢?李彥沒有出一點力,隻是幕後指揮,威望實在難以服眾,可能還會引來西域的動蕩。
要是這時候自己前往西域接替王位,李世民首先就得擔心,西域和大唐的戰略夥伴關係將當然無存。吐蕃已經崛起,要是西域出現問題,整個西北地區就會糜爛。逐步壯大的薛延陀,已經逐步穩定的西突厥,統一的吐蕃,都是問題。
所以李彥不能去接替王位,隻能讓錦兒當下去,但也不能不防。想了很長時間,開始給班傑回信。告訴他不要擔心,隻是杜絕一點,那就是郭慶不能掌握任何權利,這點必須堅持。自己會給錦兒寫信,告訴她這是自己的意見。
如果錦兒不聽,就聯合六相拒絕,盡快通知李彥。在婚事上不要幹涉,更不要在乎一些微小的問題,那不是重點。西域還沒到擴張的時候,是注意發展內部,增強國力。做好向西南進攻的準備。同時對班傑的忠心,給予極大嘉獎讚許。
寫完給班傑的信,正打算給錦兒寫信的時候,接到錦兒的信。看了錦兒的信,李彥感到對不起妹妹,把一副這麼重的擔子交給她。好不容易碰到自己喜歡的人,卻遭到全部人的反對,問李彥的話就是一句,自己該怎麼辦?她聽哥哥的。
知道錦兒還沒有到發昏的地步,李彥放心了,給錦兒寫了一封長信。這封信足足用了幾個時辰才寫完,恐怕是李彥寫給錦兒最長的一封信,也是唯一沒有談及國事的私人信件,不但充滿情感,也充滿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