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李彥身邊,真心擁護他的都是女人,可以說是一些異性間的情感才會那樣。再說李彥麵對女人的時候,身上沒有這種傲慢氣。男女愛情,異性情感,這和穿不穿越沒關係,人家不愛你,就是不喜歡你,也沒辦法。所以李彥在女人麵前可以放低姿態,以正常心態對待,從而贏得很多的女人心,卻不能獲得男人。
種種原因讓李彥對李世民難以有真心的恭敬,尊重皇帝也不過是表麵功夫。聰明睿智的李世民又怎麼看不出來。和李麗質結婚了,也是沒把李世民當做嶽父看,對長孫無垢更多的是男女情愫,可以說在李彥心裏,長孫無垢是他最好的知心知已朋友,這一點比是李麗質母親還重要。
試想一下,這些缺點怎麼能讓李彥獲得李世民的信任,有一點風吹草動,李世民首先懷疑李彥的忠心。有機會就打壓他,想用他卻不信任他。
其實李彥自己並沒有感覺到,他也就是碰上李世民這樣的皇帝,如果換做任何一個,他可能死不知道多少次了。李世民還是講情的,更是講義的。看他沒有殺過那些功臣,善待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忠臣良將,就這一點,曆史上沒有一個皇帝能做到。
可惜,這些沒有人提醒李彥,沒有人為他出謀劃策。李世民身邊有魏征、有王圭,有房玄齡、長孫無忌他們,錦兒身邊有班傑有王元直有譚永壽。可惜李彥身邊什麼人也沒有,這注定他隻能錯下去,隻有遭到重大挫折後才會自我反省,但那是有限的。
古語說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說是自我糾察,那不過是騙人而已,原諒自己的思想,護短的心理是人性的弱點,李彥又怎麼可能超越。
其實無論是人還是製度,失去外界的監督和約束,靠自查那幾乎不可能。受到了挫折自省也是有限度的,那都是在事情發生之後亡羊補牢而已,還未必徹底。
如此的心理,如此的作為,李彥聽到這個消息,除了震驚就是憤怒,李世民不聽自己的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讓他怒火上升。恨不得揮兵殺回中原,殺了李世民。
可是,他呆呆發愣的時候,卻聽到李姝大哭:“媽媽,媽媽,醒醒。”
李彥衝了出去,李麗質倒在地上,幼小的李姝趴在媽媽的身上哭喊。李彥一步到了近前,連忙用手掐仁中。李麗質醒過來,張嘴哇的一聲哭出來:“母後,娘,媽媽。”一口氣沒上來,又暈過去。
李彥知道李麗質聽到了,連忙喊道:“傳醫生。”
一旁的田衝嚇壞了,轉身跑出去。永王府亂套了,好半天,李麗質才醒過來,放聲大哭。
當她在門外聽到田衝報告的時候,一下驚呆了,這怎麼可能?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她和李彥一樣的心思,但李彥是憤恨李世民,李麗質是傷心母親,一時氣極,悲傷過度暈過去,摔到地上的李姝嚇得大哭。
王府專用醫生過來,給李麗質施針她才醒過來,但她沒哭,呆呆的發愣。李彥更清楚,這並不是好現象:“麗質,別這樣,有什麼話你說啊。”
李麗質一言不發,緊緊摟著懷裏的李姝,沒有一點聲音,但眼裏的淚水卻像斷線的珍珠落下。懂事的李姝用她的小手給母親擦眼淚,也一起哭,還說:“媽媽不哭,媽媽不哭。”
李彥心疼了,心裏撕裂般疼,這疼痛讓他反而沒有了淚水。三個人就這樣相對無言,麗質突然站起來:“不行,我要回長安,我不能丟下母親。”
李彥連忙說道:“麗質,你別衝動。”
李麗質眼裏流著淚,但聲音卻出奇的平靜:“你不用回去,我自己回去。我知道你怨恨父皇,我是女兒,離開長安,不在母後身邊,沒能照顧她,我已不孝,如果不回去,我還算什麼子女?”
李彥說道:“你別急,聽我說。”李麗質舉起手:“別說了,你不用回去,我不怪你,但我一定要回去,除非你殺了我。”
李彥有些發愣,怎麼會這樣?他因為長孫無垢的死,心裏也有怒火。但這次離開,如果再回長安,自己恐怕就離不開了。可是,看到李麗質的樣,說道:“麗質,我懷疑你母親是非正常死亡,你如此草率回去,很危險的。”
李麗質突然不流眼淚了,有些冷冷的說道:“俊青,我不怕什麼危險。我也這樣認為的,彌勒教不就是要我嗎?這回我回長安,他們最好來對付我。我要為母親報仇,你怕死,我可以理解,所以我沒有要求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