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漢唐天下(二)
通往羅些的道路上,一輛很是奇特的馬車,是三匹馬拉的馬車,馬車不小,但是也不應該用三匹馬拉車,因為那是浪費。除了載重的貨車,很少有兩匹馬以上拉車的。
但要是細心的人會發現,這輛車很重,和它那不相符的大小不成比例。一輛坐人的車,重量卻如此重,車身也要長一些,很是不成比例。
馬車是很普通的四輪馬車,奇怪的是四個車輪很小,要比一般的車輪小不少,輪子卻很寬,如此重的車輛,行走並不困難,也沒有聲音,隻有馬蹄踏在地上的聲音。
外人是不會知道的,這輛馬車是鐵的,除了內部裝修木質和皮革以外,整個車輛是鐵板做成的,所以它很重。
不錯,這就是李彥曆時兩個多月打造的一輛馬車,所耗費的時間錢財和人力,讓玉虛觀的道士吃驚。
最吃驚的是清風他們,不知道永王的腦袋怎麼長得,竟然能發明這種車輛。這不是欣賞,是恐怖。這輛車看著和普通車沒什麼區別,唯一了解內部構造的清風和清寧幾個人都知道,這不是一輛車,就是一個武器。
看著那車不小,但內部空間並不大,那是因為馬車是雙層的,外麵是全鐵的,內部是木頭的,所以剩下的空間就不多了,但是躺下一兩個人還沒問題。
製造這輛車是李彥想起後世的武俠小說,受到啟發之後決定的,他把這個作者的想象變成現實。
在哪裏看到的李彥忘記了,但他記得書中寫過這也樣一輛能打仗的的車,還有一點借鑒的地方就是裝甲車和坦克。
能想到製作一輛這樣的車,是他想做一輛輪椅。當開始製作的時候,想起溫瑞安的小說四大名捕,那裏的無情就是癱瘓,也坐著一兩輪椅,那輛輪椅上都是暗器和機關。
要是不知道的,根本就不是不會武功的無情對手。李彥當然也明白,那不過是溫瑞安的誇張想法。現實中是不可能的,要是有電,還可以,靠著機關彈簧,那幾乎不可能。但這不妨礙李彥裝上簡單的武器。所以他的輪椅可以單手操縱,剩下一隻手當然就是使用武器。
從來沒有研究弩的李彥終於打造出兩把臂弩,安裝在輪椅上。同時有一個彈簧發射裝置,這是給手榴彈預備的。一旦到達西域,李彥就會把自己武裝到牙齒。
兩個連發自動裝填的鋼弩,一個彈射器,加上手裏的短劍。雖然下身不能動,讓他武功大打折扣,但也和清風他們學會了青城派的三十六劍。
再說他手裏這把短劍也不是一般的劍,是十大名劍之一的魚腸劍。它比匕首長點有限,在某些方麵不低於龍泉劍。
這是青城派鎮派之寶,既然李彥把七星龍泉劍贈給清風,在李彥身上投入血本的洞玄子,把魚腸劍給了李彥用於防身。
李彥當然是毫不客氣的留下,再說自己的龍泉劍也不比這把劍名聲差。三個月之後,李彥辭別洞玄子,離開鶴鳴山,前往吐蕃。雖然也派清寧他們出去打探,這些道士武功倒是很高,可惜不怎麼懂事物,打探的消息有限,不過終究還是能知道一點消息。
聽到這些消息,李彥呆不住了,要不是馬車沒有完工,他早就走了。清寧他們隻能打探到天下傳聞的事,不能知道詳細的經過。
對於吐蕃的變化,李彥想想就能清楚,他現在最關心的是錦兒,竟然在素葉城稱帝,這是犯大忌的事。最危險的是她的國號,竟然糊塗透頂的使用漢這個字。這不是等於告訴李世民有圖謀中原之心嗎?
盡管李彥相信錦兒沒有圖謀中原之心,可那有什麼用?關鍵是李世民相信。不是錦兒打不過李世民的原因,兩個強國作戰,絕對不是一場戰鬥就能解決的。會死多少人,會耗費多少錢糧?再說錦兒剛剛立國也不見得是李世民的對手。
李彥要盡快到吐蕃,既然鬆讚幹布已經死了,那也就沒什麼研究的。李麗青既然已經把孩子扶上讚普的位置,自己盡快傳達皇上旨意,隻要有皇上聖旨一宣布,就會得到大唐支持,很快就會平定吐蕃之亂。然後自己要去素葉城見錦兒,安排西域的事,然後返回長安,安撫李世民,不要爆發戰爭。
錦兒已經失控,不再是原來的小妹,知道自己的消息,吐蕃又這樣,竟然不管不顧,向西突厥發動進攻。
這是典型的政治家心思,已經把親情拋到第二位。隻要知道一個大概,李彥就知道,這是進攻西突厥最佳時間。
大唐陷在吐蕃,吐穀渾被滅,那裏的三十萬人被錦兒席卷,薛延陀要對付當麵的突利,根本沒有機會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