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6章 東征西討(二)(1 / 3)

第436章 東征西討(二)

李彥進入禦書房的時候,李治已然回來,坐在李世民身邊,一個乖乖兒的樣子。李彥看了他一眼,把李治嚇一跳,他不知道李彥為什麼用那樣的眼神看他。別說就他那性格,以李彥如今的聲望地位和處事手段,恐怕這樣的眼神看什麼人都得讓人心驚肉跳。

嚇得李治低下頭,不知道自己什麼地方得罪了李彥。晉陽最近很好,雖然還是不能劇烈運動,但每天堅持太極拳,也能自己走動,不過姐姐長樂回來就很少在宮裏。聽說李彥正幫她打造最先進的輪椅和特殊馬車,那樣以後就可以到處走了,高興得連父皇都看不到她,總是埋怨李彥把他的女兒都拐跑了。

李治這些姐妹中他最怕的是大姐長樂,最不敢惹的是高陽,最愛的就是晉陽。對晉陽是百依百順,就連他的老師都說李治不聽話就讓晉陽來,李治就得老老實實的聽那些太傅講課。

可晉陽最喜歡父皇,最聽李彥的,弄得李治跟受氣包一樣。堂堂太子,一但回到後宮誰也惹不起。看李彥的眼神,在想是不是求晉陽去問問自己好像沒得罪他。自己是太子,見李彥這個姐夫比見父皇都恭敬,為什麼那樣看自己?

但李彥隻是看一眼,什麼也沒說,而是給李世民施禮。他坐在輪椅上,也不過是抱拳低下頭而已。

李世民還是習慣的說聲免禮,在坐的沒有其他的人,李世民算是了解李彥了,弄太多的人坐在一起也研究不明白什麼事,很多人和李彥的想法不一樣,最後還是被他說服,也知道就那麼幾個人和李彥能對上脾氣。

所以其他人打發掉,在坐的隻有李靖、房玄齡、李績和長孫無忌,兩文、兩武,算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李靖一直深居簡出,很少參與政務,但最近卻經常進宮,這一點李彥明白,大唐周邊已打得差不多了,唯一剩下一個高句麗,李靖有生之年想打這最後一仗。他已七十來歲,如果失去這次機會,再也沒有領兵作戰的機會,所以很想出兵打一仗。但李世民讓兒子和李彥刺激的,一心想禦駕親征。另一方麵認為李靖年事以高,東北方麵寒冷,天氣變化大,不想讓李靖有什麼閃失,所以不讓他領兵跟隨。除了感激之外,李靖更想報答李世民的君恩,也就堅決要求出戰,因此上才這麼積極。

在唐軍將領中,算得上帥才的其實不多,李靖之下也就算是李績了。文臣中,首推房玄齡,但忠於李世民又貼心的是長孫無忌。皇後去世已好幾年了,長孫無忌已成為左仆射,終於是相位,說話當然份量不一樣。看到這四個人,李彥也就明白了武則才的政治頭腦確實不一般。假以時日確實會成就非凡,也難怪在一個男權社會,能以女人身份成為皇帝,還有所作為,豈是一般人能比的?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武媚娘不在,也沒人記錄,看來所研究的問題不是太複雜。李彥退後一步笑笑:“皇上,臣到是比房大人他們合適,不用賜座,還自帶著椅子,是不是占便宜了?”

李世民和幾個大臣都笑起來,誰都能發現這次李彥從吐蕃回來,變化太大了,身上不再是那麼盛氣淩人,變得溫和了很多,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為人圓滑不少,讓這些人不能不感歎,時間歲月經曆和成長,讓李彥已然成熟,為人處事變得圓通,身上的氣勢和那些沉穩讓人佩服。

李世民心裏是慶幸,多虧了皇後啊,不是她一心攏著李彥,恐怕這個可怕的人已成為大唐的敵人,那才是最危險的。

李世民也是笑著說道:“不過朕到是省坐椅了,以後房相和李將軍他們也可以自帶一個,那朕不就省事了?”

李世民的話就是說這幾個人可以坐著見李世民,都感激的連說不敢。哪個也不敢,李彥特殊,以前腿好的時候,見李世民也不請自坐,何況現在是特殊情況。

李彥問道:“皇上,召臣有什麼吩咐?”

李世民說道:“朕接到報告,高句麗王高亮派使者到達薛延陀,雙方可能合兵對抗大唐的征伐,李將軍說俊青戰略上不低於他,所以讓你來研究一下。”

如果沒有聽到武媚娘的話,李彥可能還真的會相信這種說法,但心中已有了數,也就說道:“其實李將軍抬高我而已,李彥那隻是小聰明,小伎倆,哪敢說什麼戰略?皇上有什麼差遣,臣自當效命。”

李彥這個樣子,李世民反到有些不習慣,一時不好說出嘴,場麵有些尷尬。但房玄齡這個人一貫的打圓場,會調和氣氛,說道:“永王太謙虛了,你那可不是小計謀,如果永王這麼說,豈不是打群臣的臉?我和長孫大人哪還能在這坐著。”

這話說的讓李彥如果再謙虛下去,就有讓別人難堪的意思。李彥笑著看看房玄齡:“房相是越來越老辣了,佩服,佩服。”

房玄齡也是笑著說道:“彼此彼此,永王不用過謙,我們也想聽聽你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