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的時間內,一中隊連續做了幾十斤白麵烤饃、粗麵烤饃和兩大鍋的大白米飯,幾乎將鐵樹嶺哨所裏的所有的存糧米麵全部都用光了。
這些米飯烤饃,不僅僅是給一中隊的五個班五十多個人食用,更多的還是為了後麵的二中隊、三中隊以及暫編六連和醫療小分隊的戰士準備的。
在鐵樹嶺上生火做飯,在山下很遠的地方都能夠看得見。為了防止暴露行蹤,天亮之後,偵察大隊幾乎就沒有再次生火做飯的可能,所以隻能趁著七點之前,天還沒完全放開的時候,生火做飯,把後麵二中隊三中隊所需要的飯食也一塊兒準備了。
二中隊三中隊就在一中隊後麵幾公裏的地方,距離他們最遠的三中隊斷後的人員,大概也就十二三公裏的樣子,一中隊生火做飯這期間,二中隊三中隊離他們又近了一些。
哨所裏的鍋碗瓢盆隻是按照一個班的人數配置的,即便有一些富餘量,但是一次做的飯食,撐死了也就夠兩個班二十來個人吃罷了。
而偵查大隊為了方便行軍,又根本沒有攜帶炊事裝具,隨身攜帶的生活物資,所有都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包括炒米炒麵等等,抓上幾把,塞進嘴裏,再灌上幾口水,就能填飽肚子,既方便,又省事,當然,營養不營養的,就不在考慮範圍之中了,能夠填飽肚子就行,哪還管得了營養不營養啊?
炊事裝具,特別是能夠做幾十人吃的那種大行軍鍋,又重又大,帶上一口,就別想再帶別的東西了,而且還會影響行軍速度,所以,在考慮隨身攜帶的裝具的時候,行軍鍋這些炊事裝具,自然也就不在朱文海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楊睿麟也是老偵察兵了,在以往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就沒有帶過行軍鍋的,當然,以往他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以小組的形式分開行動的,根本沒有像現在這樣,一次帶著兩百多個人一起行動的時候。就幾個偵察兵組成的小組,自然也沒必要攜帶行軍鍋了。
所以這一次朱文海沒有提出要攜帶行軍鍋,配備炊事班,楊睿麟也就沒提,倒是鄭宇樊提了一句,然後被朱文海以一句“影響行軍速度和戰鬥力”就給擋了回去。所以最終,偵察大隊還是沒有攜帶任何炊事裝具。
鐵樹嶺哨所東遼軍的炊事裝具,一次雖然隻能做二十來個人的飯,但好在一中隊的人又從哨所的倉庫裏,翻出來了兩口棄置不用的大行軍鍋,那種大行軍鍋,不管是做飯還是做菜,一鍋基本上就能夠供一個連隊的人食用。
等到朱文海和楊睿麟帶著二中隊三中隊的人趕到鐵樹嶺哨所的時候,一中隊已經做好了一大鍋白米飯和白麵烤饃、粗麵烤饃,還把幹肉脯切塊在鍋上蒸軟了一些,燒了一大鍋野菜獸肉湯,就等著楊睿麟他們到來了。
而一中隊的五班六班兩個班的戰士,在朱文海他們趕到鐵樹嶺之前,就已經美美地吃上了一頓,然後前出了幾公裏,將前出的三班四班的士兵換了回來,擔負起了外圍警戒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