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縣令老爺嚴顥的福,去琴劍峽‘遊玩’的人一多,琴劍峽外麵那個客棧驛館的生意自然也就好了,地盤也跟著擴大了不少。再後來,為了保證‘遊客’的安全,在琴劍驛館外邊,又建了一個巡警鋪,派了兩個巡警專門負責琴劍峽的安全警衛工作。
再之後,漸漸的,派駐琴劍驛館的巡警成了標配,再後來,隨著嚴顥的官越做越大,琴劍峽和琴劍驛館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每逢嚴顥去琴劍峽的時候,琴劍峽中總是一派摩肩擦踵,人頭攢動的景象。
而原本的巡警鋪慢慢的也發展成了一個固定的哨點,由軍方接管,派駐了一個班的哨兵,長期駐紮在琴劍峽外。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再之後,已經爬上了東遼省巡撫的嚴顥突然之間被抓,一大批因他而爬升起來的知府、縣令也因此而受到牽連,抓的抓,查的查。琴劍驛館的老板也一樣,因為嚴顥的事而受到牽連,琴劍驛館被查封。
一時間,人人談嚴色變,嚴顥儼然成為了一個禁忌話題。原本人聲鼎沸,遊人往來不絕的琴劍潭,也因此而變得冷清起來。再之後,琴劍峽哨所也因此而慢慢的被裁撤,削減了駐守人員,再之後幹脆直接就荒廢了,一荒廢,就荒廢到了現在。
直到幾個月前,東遼軍奪取高崗之後,東遼軍這才重新啟用了琴劍峽這個已經廢棄了差不多有四五十年的老哨所,重新派駐了一個排的人進駐了哨所和已經變得有些破敗的琴劍驛館,並征集了一大批民夫,準備重新修繕琴劍驛館。
深夜淩晨兩點多的時候,朱文海帶著偵察大隊的人已經摸到了琴劍潭邊,正對麵便是琴台石,右手下遊幾百米外就是已經荒廢破落的琴劍驛館,琴劍驛館再往下遊走三四百米,就是琴劍潭哨所所在的地方。
一支由五個人組成的精銳分隊,在朱文海的帶領下,最先泅渡過了琴劍潭,從琴台石旁邊登上了岸,小心翼翼地朝已經快要變成一個大工地的施工現場的琴劍驛館摸了過去。
曾經的琴劍驛館沾地很大,足足有十幾畝地,上麵建了裏三進外三進,一重又一重的造型精致的仿古式建築物,雕龍畫鳳,廊回路轉,三步一亭,五步一閣,極盡奢華。拋開琴劍潭不說,光是這琴劍驛館,便已經讓人流連忘返,仿佛穿越了千百年的歲月,回到了古代一樣。
東遼軍攻占高崗後,派兵重新進駐琴劍峽哨所,更多的還是為了修繕琴劍驛館,然後將琴劍峽重新變成一個可以供東遼王公貴胄遊玩的勝地。
朱文海帶著五個清一色下士骨幹組成的精銳小分隊,很快便摸到了已經變成一個大工地施工現場的琴劍驛館,在驛館外圍看到了那些被強製抓來對琴劍驛館進行施工翻修的人數多達幾百人的民夫。
那幾百個民夫,全部被集中在一個臨時搭建的跟監牢似的的工棚之中,工棚外麵還拉起了一人多高的鐵絲網,外麵有兩個臨時搭建的東遼軍的哨亭,哨亭外麵還堆著沙袋掩體,上麵架著兩挺輕機槍,槍口正對著鐵絲網裏麵的臨時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