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三個計劃(四)(1 / 2)

很快,宇桓元一臣便進入了平京都的皇宮禁城之中,宇桓元一臣本來就是東委奴國國王的幕僚長,屬於國王的首席顧問,自然也有隨意進出皇宮的權利。

在曆史上,東委奴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都是跟在海另一邊的宋國身後,以宋國為師,從衣食住行到文化禮樂,各方各麵,全部都從宋國(包括宋國之前的各個朝代)學習。

就連東委奴國身上穿的被他們稱之為和服的傳統服裝,也是從華夏唐朝經過遣唐使的手,傳到東委奴國,加以改進而成的。

說是改進,其實更多的也隻是改變了一點衣服的顏色而已。華夏紡織工藝高超,上層貴族多穿絲綢,顏色雖然也有一定的等級限製,但總體來說,顏色還是多彩多樣的。

而東委奴國的和服,卻多以黑色為主,隻有極少數的宮廷貴族,可以穿白色。而除了這兩種顏色,也就沒別的了,款式也不像華夏那樣,裙裾深衣、章服冠冕,樣式多種多樣。

衣食住行是這樣,文化禮樂就更別說了,東委奴國曆史上,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時間,都是直接使用的漢子作為官方語言,宮廷貴族也以寫漢字,說漢話為榮,直到百多年前,這種情況才稍微發生了一點點改變。

然而即便是現在,東委奴國中,上層華族士族之間,也有很多人會說會寫漢語漢字,也正是因為如此,東委奴國中才會有那麼多的宋國通,潛入宋國之後,隻要稍微‘入鄉隨俗’,做一點點改變,就能夠在宋國潛伏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長更久的時間。

也正是因為如此,內藏省珍藏的地輿圖中,有很大一部分地輿圖,直接就是宋國的山川地形圖、資源礦藏分布圖,甚至還包括一些軍事部署圖等等,這些都是潛伏在宋國的東委奴國的諜情人員的功勞。而且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勞,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長期積累下來的!

平京都的皇宮禁城,也是仿照的宋國宮殿的形式,隻不過東委奴國在建築方麵,始終沒能學到宋國宮殿式建築的精髓,反而弄成了一個四不像。再加之上東委奴國的建築物很少使用磚石土木結構,也修不了高大巍峨的宮殿。

所以東委奴國的古典傳統建築物,多半采用的是木質結構,而且都不是很高,很少有超過兩層三層的建築物。

平京都的皇宮禁城也一樣,占地麵積雖然很大,但卻隻是在平京都這塊平原上,平鋪開來的,建了一大堆木質宮殿,卻不像宋國的皇宮禁城那樣高大巍峨。

而東委奴國在兩百年前的維新改製之前,東委奴國長期處於幕府將軍的統治之下,東委奴國國王隻不過是一個橡皮印章,幕府將軍手中的一個牽線木偶罷了。而幕府將軍也隻不過是東委奴國國內地方上大大小小幾百個大名藩主名義上的頭子罷了。

這就好像是華夏曆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隻不過是名義上的共主,天下表麵上維持著一個統一的局麵,實際上卻是各自為政,互相征伐,兵強馬壯者就成為了暫時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