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來自汴京的密電(1 / 2)

就在宋軍第二十五集團軍二五五旅進駐望平縣城的同時,總前指電報處再次收到了一份標注為絕密的密電。

密電是平章政事趙忠凱發來的,采用了雙加密的方式,電報處接到電報後,通過密碼本,隻翻譯出了第一層密碼文字,上麵隻有題頭的“轉總前指趙”五個字可以直接翻譯出來,下麵的正文內容,看起來卻隻是一堆雜亂無序的亂文而已,根本沒有任何一個連貫的詞彙。

譯出第一層密碼文字後,電報處處長急忙拿著密電,走進了趙仲仁的辦公室,將電文遞給了趙仲仁。趙仲仁接過電文後,隻掃了一眼題頭“轉總前指趙”五個字下麵某一行中的兩個字——月土,就已經確認了密電的真偽。

月土兩個字連在一起,普通人指揮往‘肚’之類的文字聯想,卻根本不會想到,這就是趙家在密文通信中用來互相確認身份的標識,“月土”取的是趙氏的趙字的‘走肖’兩個偏旁的上下部分,再調換順序演變而來的,更何況這密碼文本中的‘月土’兩個字還是分開的,就更難讓人將這兩個字聯係在一起了。

而且這兩個字又位於正文中某一行某兩個特殊排列順序的位置上,隻有趙家的自家人知道,插在密碼文本之中,專門用來確認身份信息的。

趙仲仁一眼瞧見那一行字中這兩個字,就已經確認了密電的真偽,揮手讓電訊處處長離開後,趙仲仁這才拿出趙家專用的密碼本,逐字逐句的翻譯了出來。

用了十幾二十分鍾,趙仲仁這才將整份密電翻譯了出來,密電是他遠在汴京的哥哥平章政事趙忠凱發來的沒錯,趙忠凱卻也是轉發的政事堂軍情二處的密電。

在大宋國內,樞密院掌管軍事,不幹政事,政事堂執掌政務,不涉軍務。但軍情總處卻是個例外,軍情總處負責軍事情報收集整理,卻不對樞密院負責,而是直接對政事堂負責。

其實這也隻是為了防止樞密院獨掌軍情,隱匿不報,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麵,不好控製,所以才會將軍情總處劃歸政事堂負責。

軍情總處下設軍情一處、二處,直至軍情九處。軍情一處、二處負責組建國外情報組織網絡,搜集整理外軍軍情調動等工作,三處負責對內監察,包括跟蹤監視調查特定人員等等。四處五處是海外行動機構,負責海外追逃、緝凶,必要時也可執行暗殺特定人員等行動任務。

而六七八九處則分別負責對內和對外的經濟商業情報調查收集整理等等。

趙忠凱轉發過來的電報上麵隻說了一件事,就是東委奴國駐高句麗總督府的第七第八兩個師團,正在大規模的朝著高句麗和宋國(偽東遼國)邊界界河浿水調動,調動涉及的兵力甚至超過了一個師團!

浿水本來就是宋國和高句麗之間的界河了,南邊屬於高句麗,北岸則屬於宋國遼東省。感覺上好像高句麗距離新倉縣、高崗縣、高嵐縣這些地方好像很遠似的,但實際上,從浿水到新倉高嵐這些縣的直線距離都沒有超過五百公裏,隻不過它們之間隔著一個東遼海罷了。